导读:“第二届CSCCP暨第十三届全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肿瘤热点研讨会”于2016 年5 月20-22 日在北京昆泰酒店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社、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主办,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妇产科分会、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协办。
二、细胞、组织病理学进展
5月20日下午首先由刘东戈和孔令非教授主持,赵澄泉(Chengquan Zhao)、张雅贤、徐海苗和陶祥教授分别作主题演讲。
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中心妇科、病理科/乳腺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专家赵澄泉教授: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查:中国和美国大样本临床数据比较分析
赵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最大妇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中国第大第三方实验室的详细数据,并与美国相比较,认为中国细胞学诊断的各项指标均在合理的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国内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并不差,但也要重视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赵教授还澄清了一些有关“HPV检查做为一线筛查”的误解,他指出,即使在美国,现在也没有或几乎没有单用HPV检查作为一线筛查;大约14%的宫颈癌的HPV检查为阴性;即使是FDA批准的HPV检查项目,其对CIN3+的敏感性最高只有58.26%。因此,赵教授认为细胞学+HPV联合检查优于单用HPV筛查。赵教授还呼吁国内妇产科医生尊重病理同行,共同提高宫颈癌防治水平。
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中心妇科、病理科/乳腺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专家赵澄泉教授
香港大学病理学系张雅贤教授:HPV检测与细胞学防治宫颈癌-阴阳说
香港引入宫颈癌筛查项目以来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细胞学筛查虽有局限性,但目前中国的HPV检测进入了“战国时代”,必需重视HPV筛查的质量控制。HPV筛查应该使用已认证的检测方法(目前Cobas是FDA唯一批准用于初筛的HPV检测方法)。HPV检测不应一味追求高敏感性,这样只会增加假阳性。张教授也讲述了应用HPV疫苗对于细胞学筛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HPV检测与细胞学防治宫颈癌的阴阳学说:细胞学和HPV检测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最新的指南推荐联合宫颈细胞学和FDA批准的高危型HPV检测方法,但是应该在不同的资源配置中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来优化筛查策略。
香港大学病理学系张雅贤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徐海苗教授:宫颈细胞学筛查的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
徐海苗教授从细胞学检查的质控机构和规范制度、人员准入和培训、细胞学检查的流程及诊断质控体系、细胞学实验室管理、诊断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指标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宫颈细胞学筛查的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方案,以及近几年相关的培训和实验室管理经验。
浙江省肿瘤医院徐海苗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院病理科陶祥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细胞病例诊断和质控
陶祥博士介绍了复旦大学细胞学诊断的现状,分享了复旦大学病理科细胞学质控的数据、经验和不足,具体分析了细胞学ASCUS及AGC诊断和质控的相关问题,最后强调细胞学可以帮助发现阴道镜下难以发现的病变,只有做好日常细胞学的质控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率,TBS诊断比例的偏移可能与特殊对象人群、诊断习惯、与临床的沟通以及工作负荷有关,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病理科信息化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院病理科陶祥博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新一代HPV检测E6/E7mRNA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范围
HPV DNA检测无法区分一过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而HPV mRNA检测能够减少20-40%的一过性感染的检出率。与HPV DNA检测方法相比,基于E6/E7 mRNA的Aptima HPV在一线筛查中,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更高的特异性,提高了筛查效能,使我们关注“病变”,而非“感染”,减少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
沈丹华和刘爱军教授主持了第二轮主题演讲,演讲者包括Teresa M. Darragh、陈晓端、刘从容、张询和陈汶等专家。
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前任主席Teresa M. Darragh 教授:LAST项目:更优化的金标准
传统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三级分类系统中CIN 2级病变的诊断可重复性差,实际工作中可能被当成一个“垃圾桶”。相比之下,二级分类系统更加合理,诊断可重复性高,已被《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采纳。使用p16和Ki67免疫组化通常可以将传统分类的CIN 2级病变进一步归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并且,二级系统不仅适用于宫颈,还适用于阴道、外阴、肛门等下生殖道和肛门部位的鳞状上皮内病变,这就是LAST项目的要点。
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前任主席Teresa M. Darragh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端教授:提高宫颈病变精准诊断的两种新方法介绍
陈教授介绍了p16/Ki67免疫组化双染在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和HPV E6/E7mRNA的检测,以及这两种方法的原理。p16在的细胞周期中扮演“红灯”的角色,Ki-67则扮演“绿灯“的角色,p16/Ki67免疫组化双染提示细胞周期失调,从而提高细胞学检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降低了细胞学检查的主观性,对于腺细胞异常的诊断也有较高的敏感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瑞教授
金域病理部罗丕福教授:从金域大样本检测数据引发的宫颈癌筛查思考
金域5万例HPV分型检测数据表明,中国人HPV感染率约21.4%,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 52,16,58,针对HPV16/18分型而制定的ASCCP指南是否适用中国国情?金域的一组研究中,hrHPV阴性的宫颈癌占7.5%(32/427例),并且,10%的HSIL、20%的ASC-H、大于50%的AGC的hrHPV均为阴性,单独HPV筛查怎么可能发现这类病人?细胞学阴性而hr-HPV阳性者大约占12%,如何恰当处理这类病人?罗教授认为,单独的HPV检测同单独的细胞学一样存在漏诊问题,二者不能互相取代,而是应当互相补充,细胞学和HPV检测的联合筛查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宫颈癌和CIN2-3的漏诊率,这也是2016年美国筛查指南推荐的方案。
此外,张询教授分享了“随机活检和ECC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陈汶教授汇报了“p16和p53在不同类型子宫颈腺癌中分布情况”。
(作者:华夏病理网/粉蓝医疗病理部薛德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婷艳)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