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历史说 | 宋太祖及其家族的心血管之殇

 华夏病理 2118 评论

去年冬季,我写过一篇《宋太祖给我们带来的冬季保健启示》,提到宋太祖可能是一个有心血管“宿疾”的人,烛影斧声中的死亡很可能是由于天气突变、大量饮酒以及暴怒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突发而造成的。一些朋友觉得这种科普方式比较有意思,还有人建议我继续挖一挖怀疑宋太祖有心血管疾病的依据。冬去春来,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真找到了不少支持我推断的材料。

——宋太祖家族很可能携带高血压疾病基因

史料记载显示,宋朝皇族一百多位金枝玉叶的平均寿命仅为31岁,活到50岁以上的只有13人。宋太祖赵匡胤50岁去世,和现在比起来是早亡,但是放在他的那个年代,相对于他整个家族来说,他还算比较长寿的。关于他的死亡,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宋史》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由于信息披露太少,再加上不同寻常的传位方式,给了后世很大的臆断空间,其中不乏阴谋论的想象。

史料中对于宋太祖的兄弟及子侄辈皇帝的死因记载,则相对详细。宋太祖的弟弟太宗皇帝赵光义,史书上记载的直接死因是中箭后伤口处理不当,但是太宗本身的高血压症状在史书中也有明显记录。《长编》卷一七 太祖开宝九年六月:尝疾病,殆不知人,上亟往问,亲为灼艾,王觉痛,上亦取艾自灸,自辰及酉,王汗洽苏息,上乃还。疾良愈,复往视之,赐以龙凤毡褥。

这次的患病就是一次较为严重的中风发作,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突发疾病,都出现意识丧失、失去知觉,好在恢复得还算可以。再看后来太祖赐赵光义“龙凤毡褥”的推断,有可能还有中风后的畏寒症状。

——宋真宗是两宋历史上第一位可以确定死于高血压引发的脑血管病的皇帝

真宗第一次发病是在天禧三年十一月祭祀南郊之后,“得风疾”。寒冷冬天郊外活动,正是容易导致心血管意外的因素。第二次发病是在天熙四年中春,这次从中春发病,到九月略有恢复,半年的时间不能视事。但是到了寒冷的闰十二月,真宗病情突然加重,这次发病非常严重,已经有了语言障碍的症状,以至于真宗不得不以纸笔和群臣沟通。语言障碍,无法说话,是高血压引发中风的常见症状,并且反复发作。之后一直到三年后的干兴元年二月,真宗病情再次加重,甚至已经半身不遂,无法与人进行有效沟通,直至当月去世。从发病时间、症状、转归过程、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来看,都符合高血压引发脑血管病的特点。

后世的皇帝,出现心血管症状的也非常多。仁宗曾“暴感风眩”,在受朝时“冠冕欹侧”;神宗曾对身边的内侍说自己“足跌头痛”;英宗、高宗等人也有类似记载,且几乎所有的皇帝(也包括大部分亲王)都死于突发性的疾病——“风疾”,即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血栓等。

纵观两宋的历史,整个皇族都在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匡胤本人很可能就是一个心血管疾病基因的携带者。

——宋太祖家族还有可能携带肥胖基因

这个不用我们费力地去从翻阅史料中的文字,“有图有真相”。从流传下来的官方发布的各位皇帝的标准像来看,宋朝的这些列位“官家”都是清一色的大胖子。从宋太祖本人标准照上看,目测BMI指数均超过30,体脂含量超过35%。更严重的是,他的腹部脂肪囤积严重,这种大腹便便的中心性肥胖让很多脂肪囤积在内脏周围,造成脏器损害,引发多种慢性病,是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历史说 | 宋太祖及其家族的心血管之殇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的这个体型一方面和那时候的审美倾向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作为皇帝养尊处优有关。估计即位之后,运动明显减少。此外,还有三个原因:

一是宋太祖的饮食习惯相当不健康

想象一下“舌尖上的大宋”,“御膳”的食材丰富,用料精当可能让人羡慕不已吧。但是从营养学上讲,那些优质的食物则意味着过剩的热量,摄入过多其实也是一种负担。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运动消耗掉,则是病从口入的根源。史料记载中,宋朝皇室嗜食羊肉,宫廷每年消费的羊肉数量简直是天文数字。不仅如此,吃法上也很不健康。譬如北宋宫廷中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奶房玉蕊羹”,其实就是羊乳房炖银耳。可见他们的口味偏向是喜欢那种脂肪多而肥腻的方向。另外普通人不太容易搞到的盐,对他们来说则根本不是问题。这样吃下去,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又会相应增高。

二是宋太祖嗜酒如命

太祖之时,宫廷里基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有宴会,太祖必醉。《长编》中屡屡记载太祖置酒某某殿,太祖大宴群臣,常常“酒酣”、“醉”、“大醉”等语。宋太祖有“杯酒释兵权”的著名酒局传世,可见他有些重要的政务都是在酒桌上处理的。这个故事,在政治智慧上有值得称道之处,但是从健康管理上,则应该引以为戒。长期饮酒,对肝脏和心血管的伤害逐渐累积,最终患病也不足为怪。

三是宋太祖的心理压力很大

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背叛了待他极为恩厚的柴荣上位的。这是他的一桩永远抹不掉的心病。一方面对于旧主有愧疚,另一方面对于昔日的手下、兄弟都信不过了,害怕他们依样画葫芦,给自己也来这么一遭。《续资治通鉴》记载:“帝初即位,欲阴察群情向背,颇微行。”他对周围人的猜忌到了要自己亲自盯梢的程度了。一个小故事可以反应这一点,宋太祖好跟踪的习惯搞得他曾经极为倚重的赵普下朝之后都不敢随便脱衣服,怕他突然出现。一次下大雪,赵普想这次他总算可以放松一次吧,没想到人家偏偏还是跟过来了。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其实是他严重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投射。他杯酒释兵权时的那句“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很可能描述的是实情。这种睡觉都睡不安稳得折磨又将他往心血管疾病的道路上又推了一步。

至此,我们找到了宋太祖身上的大量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虽然不都是直接证据,但是推断宋太祖有心血管疾病也能自圆其说。

还是那句话,翻这种故纸堆并不是要还原历史真相,而是要借此谈谈健康话题。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机理相对复杂,通过回顾赵匡胤的情况,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们归为遗传和环境两类。

第一类是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内在原因。像高血压基因携带和肥胖基因携带这样的。对于它们,我们并不能推脱那是先天注定的,无可奈何的而消极对待,仍然有不少积极的事情可做。譬如可以通过调查家族史、做相应检查给明确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该了解这类疾病基因携带,并不注定就要得该病,它只是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得不得病最重要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像肥胖,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自己应该有控制自己体型的信心。

第二类因素是环境因素,是后天因素、外部原因。其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饮食、运动和心情这几个方面。对于这些因素,则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争取牢牢地把握主动权。饮食方面,中国营养学会刚刚推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精神有: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这四十八字的建议经过了多位专家的精心打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严格执行。对于运动的建议是有氧运动为主,具体步骤:【1.全面体检,对目前健康状况进行评定。2.找到合适的运动项目。3.制定有氧运动心率。4.制定计划并开始锻炼。】最后一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多接受阳光和运动,有助于心态放松,防止因为情志方面的问题而损伤健康。健康专家胡大一把这些简化为“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态”,相信他的这三个健康锦囊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周振鸿,2002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2002至2012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病理科工作,现工作全国政协机关医务室。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