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病理科大夫眼中的“病”和切片背后的“人 ”

留白 华夏病理 2090 评论

作者:留白;来源:华夏病理网

本文系作者投稿,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 

在门诊和病房都是临床大夫负责接待患者,病理科大夫常常与临床大夫一起讨论患者的病情,而病理科大夫与患者则很少见面。病理诊断报告往往也不会由病理科大夫亲自交到患者手里。

病理科大夫眼中的“病”和切片背后的“人 ”

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病理科大夫时,面对每天都要发出的那一叠叠病理诊断报告书出,有时也会悬想:这份病例先前临床怀疑是恶性肿瘤,现在经过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患者收到后该会如释重负,从此更加珍惜生命和阳光了吧?那份病例的病理诊断是某某肉瘤,那位年轻的患者收到后,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从此再无宁日!

这一份份措辞科学、严谨却又生硬、冷漠的病理诊断报告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一天早晨的班上,我的同事在病理技术室忙碌,脚边跪着一位农妇,她十七岁的女儿收到了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报告,正涕泪俱下的央求我的同事带她并帮她女儿的病理材料拿到外地大医院会诊。禁不住农妇的苦苦哀求,于是同事请假带着素不相识的农妇一起外出病理会诊。据说后来农妇的女儿只存活了三个月。

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位二十年前出院的患者,那时的病理诊断是“胃癌”并做了全胃切除加化疗,患者已近六十岁,现在各方面都非常好,所以怀疑二十年前的病理诊断是否有误,前来借调二十年前的病理诊断资料。经过查阅会诊,二十年前的病理诊断准确无误!而且还是晚期“皮革胃”加淋巴结转移,患者终于消除了疑惑。我一直为这样的奇迹发生感到惊讶和庆幸!

一次当班时收到一个特殊标本: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在镇医院做手术切除的睾丸旁肿块,还带着送给我们的两只老母鸡。镇医院临床大夫说不排除恶性的可能,全家人都很着急想尽快拿到病理诊断报告。等报告出来时是附睾的“腺瘤样瘤”,一个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全家人为之紧张的“传宗接代”问题解除了“警报”。

一天病理科来了一位寻求病情咨询的患者家属,他收到的病理诊断报告写着“男性乳腺发育症”,但是患者就是他的太太,这该如何解释?经查实是临床大夫把病理检查申请单患者性别一栏误填写为“男”了,我们的病理科大夫由此错误信息而导致这不合适的病理诊断结果,虽然这两者都是单纯的乳腺增生性疾病。

作为病理科大夫,我们看到的和需要解决的也许仅仅是一个个形态多样的疾病。当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疾病诊断线索中苦苦寻觅,在疑云密布鉴别诊断里举棋不定,最终能够云开月出豁然开朗,为能够写下明确的病理诊断而踌躇满志的同时,不应忘了这份报告背后的那个人——患者本身,所以在签下每一个字的时候,我们都心存敬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