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简介
组织细胞增生症为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或单核细胞的罕见肿瘤性病变,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生,浸润组织及器官。目前对该组病变的分类方案有很多,包括根据病变部位(如皮肤)的分类、根据免疫活性的分类、根据恶性潜能的分类,以及某些具体病种(Rosai-Dorfman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是反应性、良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其实有些是克隆性的,这支持某些组织细胞病变其实是肿瘤性的。有鉴于此,弗吉尼亚医护大学专家Aguilera等人在《Semin Diagn Pathol》杂志发表文献,详尽介绍了儿童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相关知识点。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流行病学
如前所述,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很多病种分类其实并不确定,因此该病的具体发生率还不明确,据估计,美国1973-2010年间20岁以下人群的发生率是0.142例/十万人。这一数据其实包括了诸多树突细胞的组织细胞病变和恶性组织细胞病变,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从地域来说,亚洲和/或太平洋的儿童、美国土著的后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高加索儿童,第三为非洲儿童。从年龄来说,1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4岁儿童和10-14岁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儿童最常见的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其发生率为每百万儿童5例。“良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发生率不容易确定,如Rosai-Dorfman病、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因为大型数据库(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没有良性病种的数据。较新的分类方案又难以和此前文献进行比较,因为有些病种的名称可能不一样、且归为不同的分类。儿童的这类肿瘤有些还采用了含糊的名词,如“杂类淋巴网状细胞肿瘤(miscellaneous lymphoreticular neoplasms)”,更是难以赘述其流行病学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SEER数据库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注册系统中也仅纳入了部分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播散型”、“朗格汉斯细胞肉瘤”。其他的一些组织细胞增生症则归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数据库,如“中间型树突细胞肿瘤”、“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这些病种的数据是从2010年才开始收集。很多国家已有的数据库中甚至并无具体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报告数据。总之,这类病变的真实发生率并不那么精确。
病因及产前起源
包括朗格汉斯细胞在内、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被认为是来源于早期的卵黄囊祖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或来源于骨髓祖细胞(部分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目前还并没有组织细胞肿瘤来源于前驱干细胞的确切证据。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至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Erdheim-Chester病的部分患者在循环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体细胞突变特征和病变组织细胞相似的CD34阳性单核细胞。由于前体细胞为增生性,且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组织细胞肿瘤患者可能有发生其他克隆性相关造血系统肿瘤的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系统性受累和复发性病变也支持“组织细胞增生症可发生于骨髓干细胞或自我更新的前体细胞”的概念。围产期的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也可在新生儿期出现退缩,尤其发生于皮肤者。对于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描述一般重点在于其不同的类型,但这些病种之间存在显著重叠也说明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有共同的起源。单一病变内也可有异质性。
胎儿及新生儿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新生儿的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生率来自于胎儿和新生儿的罕见研究。对新生儿来说,最常见的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有项研究中的发病率就是这样的顺序。
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组织细胞增生症就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新生儿系统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伴水肿的情况也有过报道。先天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不一,偶有病例会逐渐缓解。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疾病,常伴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遗传缺陷。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大部分(70-80%)的病例发生于12个月之前,但仅10%会在第一个月表现为系统性病变。一组关于这一病种的研究发现其病因不一,具体如病毒感染、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后者为所有患者均在出生4周内确诊,预后不良。
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共同分子特点
如前所述,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类比较混乱,某些遗传学特征的发现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
此前对组织细胞增生症更多的是关注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差异。具体来说,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为核沟、CD1a阳性,这不同于常有多核巨细胞、CD1a阴性的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不过,这方面会有很多重叠。从分子层面来说,儿童组织细胞增生症中也有很多共同的遗传学改变,因此导致从分子检测而区分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也很困难。
激活MAPK信号通路的基因体细胞型突变较为常见。组织细胞增生症中,很多肿物样病变可查见这类改变,尤其多系统病变的儿童。某些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例也有CSF1R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化突变。由于上述分子特征,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针对BRAF和MEK的靶向治疗,且最近的RET抑制剂已改变了这类病变的治疗策略!
——未完待续——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Auerbach A, Aguilera NS.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pediatric histiocytoses: Birth, life, and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pediatric histiocytes. Semin Diagn Pathol. 2023;S0740-2570(23)00061-8.
doi:10.1053/j.semdp.2023.05.003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