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陆世佳 华夏病理 3336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魏建国,王强

病种拾遗及图例赏析

1.肌上皮瘤

如其名字所示,肌上皮瘤中不能出现破坏性浸润、肿瘤坏死、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加、非典型核分裂。不过,粗针穿刺活检标本中无法对病变边缘进行评估。

软组织的肌上皮肿瘤与涎腺、黏膜原发的肌上皮肿瘤存在显著重叠,但已证实前者更多见INI1表达缺失。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1.肌上皮瘤,有包膜或境界清楚,无浸润证据;常有黏液样至透明间质,将肿瘤细胞分隔为条索状或巢状。该肿瘤完全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构成。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2.肌上皮肿瘤中细胞和结构特征的多样性:细胞可为梭形(A)、上皮样(B中箭头所示)、浆细胞样(B中右侧、C)、横纹肌样(D)、透明细胞(E)、嗜酸性细胞(F);结构则可以是实性片状(A)、单细胞样(B中箭头所示)、条索样(B、D)、梁状(E)、巢状(B、E、F)。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3.肌上皮肿瘤免疫组化:肿瘤为单一细胞类型,因此常表达广谱CK(A)、SOX10(B)、p40(C)、GFAP(D)等,着色模式从散在至弥漫、弱阳性至强阳性不等,取决于具体病例。

2.肌上皮癌

肌上皮瘤对应的恶性肿瘤,即完全为肌上皮细胞构成、并有浸润性的肿瘤。涎腺肌上皮癌和软组织肌上皮癌的组织学特征有重叠,但后者另有特征性。涎腺肌上皮癌约半数发生于多形性腺瘤,仅罕见情况下才有前驱的肌上皮瘤。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4.肌上皮癌表现为膨胀性结节或浸润性巢状结构,这是其破坏性浸润的表现;可见肿瘤坏死及神经周围侵犯。该肿瘤完全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构成。

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均需注意和一组有上皮样、浆细胞样、梭形细胞样表现的病变鉴别,包括良性及恶性涎腺肿瘤、软组织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癌、甚至浆细胞瘤。部分病种的鉴别详见后述,免疫组化方面的鉴别点详见表1。

2.部分肌上皮型表现肿瘤的免疫组化特点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3.良性涎腺肿瘤之多形性腺瘤

涎腺最常见的肿瘤,形态多变的基础上(如可以表现为上皮、基底样、肌上皮,间质可为黏液样、软骨样、透明样、骨化等)具有显著的肿瘤间、肿瘤内异质性。一般恶性转化的风险不足1%,即表现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形态学方面的导管结构或管状结构,有助于和肌上皮瘤的鉴别。不过,富于细胞的多形性腺瘤中导管分化极少,显著管腔少见,且软骨黏液样基质也少见或缺失。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5.一例富于肌上皮的多形性腺瘤。这是一种双相型肿瘤,因此可见导管上皮成分形成的腺泡或微囊状结构,周围有肌上皮细胞;背景为黏液样或软骨黏液样基质。

4.良性涎腺肿瘤之嗜酸细胞瘤

该肿瘤全部是大而多边形、胞质内有大量异常线粒体的细胞(嗜酸性细胞)构成,且必须不能满足其他类型涎腺肿瘤的诊断。该肿瘤还需注意和多结节性嗜酸性增生鉴别,不过与肌上皮肿瘤鉴别时,肌上皮肿瘤一般不会表现为多灶性。该肿瘤的细胞胞质丰富,因此着色较深;但也会穿插有淡染细胞(细胞核卵圆形、空泡状)。也可因胞质内大量糖原而呈透明细胞表现,但颗粒状、嗜酸性的特征一般都会存在。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6. (左)完全由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的大嗜酸性细胞构成的嗜酸细胞瘤;有时可见深染的细胞(黑色箭头所示);(右)部分嗜酸细胞瘤中也可能会有透明细胞改变。

5.良性涎腺肿瘤之闰管病变

包括增生、腺瘤在内的闰管细胞病变,都是双层上皮(上皮和肌上皮)的闰管增生,一般为其他原因切除腺体中偶见。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二)

图7.闰管细胞病变,为双相型细胞构成的闰管的增生,内侧为立方状导管上皮,外侧为肌上皮,常与周围浆液性腺泡(黑色箭头所示)混杂在一起。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头颈病理十大之肌上皮肿瘤十大(一)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