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二)

强子 华夏病理 1107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一)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四)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五)

三.胃肠道表现

1.结直肠

结直肠出现腺瘤性息肉病是FAP的主要特征。腺瘤性息肉可遍布整个结直肠,始发时间为儿童至青少年。FAP患者至15岁时,即约50%出现结直肠腺瘤,至35岁这一比例升高至95%。FAP患者终生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近100%!如对这类腺瘤性息肉不处理,几乎毫无意外的转化为浸润性癌;发生癌的年龄平均为35-40岁。

典型FAP大体表现为多个无蒂腺瘤性息肉,遍布结肠黏膜。镜下这些息肉的组织学特点表现不一,与散发性无蒂腺瘤性息肉组织学特点类似。就具体的结肠切除标本而言,同一标本中息肉的形态可表现为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伴或不伴高级别异型增生)、直至浸润性腺癌不等。实际上,这类情况下的结肠切除标本中查见数个浸润性腺癌病灶并非罕见。轻表型(attenuated)FAP的组织学表现也与其名称所意味的那样,具体如息肉数量相对较少、甚至部分区域大体为正常黏膜组织。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二) 

图1. FAP患者胃肠道典型表现: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本例大体可见特征性的多个腺瘤性息肉,病变较小,遍及整个结肠黏膜;镜下其特点与散发性息肉的特点相似。

2.十二指肠

FAP患者腺瘤性息肉第二好发部位即十二指肠,FAP患者约30%至70%会出现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十二指肠及壶腹周围癌则位居FAP患者死因的第二位,仅排在结直肠癌之后;且FAP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终生罹患风险也和结直肠癌罹患风险一样,接近100%。就十二指肠的四个组织学分段来说,FAP相关腺瘤性息肉的最好发部位是降部、水平部。 

文献中有多个对十二指肠息肉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的方案,最常用者为5级分类的Spigelman方案;该方案根据病变大小(1-4mm、5-10mm、>10mm)、数量(1-4、5-20、>20)、组织学表现(绒毛状、管状、管状绒毛状)、异型性程度(低级别、高级别)而将十二指肠息肉病分为0-IV级不等的5个级别严重程度。随着级别的升高,进展为十二指肠癌的风险也增加,如IV级时该风险为30%。就FAP患者十二指肠病变来说,80%为II级或III级,其余20%为I级或IV级。

十二指肠受累的FAP患者,40%至70%该部位病变会在10年内出现进展,其相应严重程度也会逐渐增加。40岁以后,十二指肠息肉病III级或IV级的风险会呈指数形式增加;到70岁时,近半数为IV级十二指肠息肉病。相比普通个体而言,FAP患者发生十二指肠癌的风险为100至330倍。

FAP患者壶腹周围息肉及腺癌的组织学表现与散发病变者相似。下图所示病例为Vater壶腹处病变,浸润性腺癌累及了胰腺导管和胆总管。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二) 

图2. 壶腹部腺癌,浸润胰腺导管及胆总管。 

3.胃

与十二指肠息肉相反,胃部息肉很可能是位于胃窦和胃体的良性胃底腺息肉、而不是腺瘤。FAP患者具有胃部表现的比例不一,大部分研究称FAP患者中具有胃底腺息肉的比例为30%至88%,而一般人群这一比例仅为5.9%。FAP患者胃底腺息肉的发病率男女均等,且高发年龄比一般人群要早,多为30至40岁。此外,40%至80%的FAP相关胃底腺息肉数量会超过100枚,偶有达数千枚者;而散发胃底腺息肉患者60%为单发病变。高达50%的FAP相关胃底腺息肉会有低级别异型增生,而散发胃底腺息肉者有异型增生的比例不足15%。 

FAP患者胃内各处均可发生腺瘤,但仅占胃息肉的10%左右。有趣的是,对一般人群胃癌发病率高的日本来说,胃部腺瘤性息肉多见于FAP患者、要比西方FAP患者多见。日本FAP人群相比普通人群来说,发生胃癌的风险也为3-4倍。相反,统计学分析表明美国FAP人群胃部恶性肿瘤风险并无显著升高。 

组织学上,胃底腺息肉的特征性表现及胃底腺扩张、囊性变。尽管也有胃底腺息肉伴异型增生的描述,但这种情况更多见于和FAP相关者,胃底腺息肉本身很少出现恶性转化。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之庖丁解牛(二) 

图3. 胃底腺息肉,形态为胃底腺的扩张及囊性变,细胞成分有主细胞、壁细胞、黏液细胞。

点击下载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Dinarvand P,Davaro EP,Doan JV,et al.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Syndrome: An Update and Review of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J].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2019.

DOI:10.5858/arpa.2018-0570-RA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