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然而对于医学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多少患者得到正确的科普。是谁拉高了患者对医学的期望?
要防止伤医事件发生,恐怕不能光把患者当“对立面”防着,更应该在医学科普上多下功夫。
患者为什么觉得进了医院就不会死,花了钱,治好病就是理所当然的?
“黑色六月”刚过,七月依旧不安宁。7月15日,两起恶性伤医事件同日发生,北京301医院急诊骨科医生遭患者殴打,广东惠州龙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女医生被患者砍成重伤。
各种应对之策的声音纷纷出笼。有人分析原因,指出医患关系恶化,“社会矛盾是大背景”;有人推荐经验,建议学习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预防伤医事件再发生;还有人建议医生学习防暴指南,从医患沟通技巧到诊室环境给予全方面细致指导;更有医生在网上掀起支持“医闹”入刑的签名,要从法律上震慑扰乱医疗秩序的“暴徒”。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也发出通知,要求严密防范全省医疗机构暴力伤医事件,对医疗场所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各医疗机构要协同当地公安部门设立警务室或(和)警车,所有医疗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建立中心监控室,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等等。
然而,伤医事件不是今日才有,建警务室的计划也早在实施。但除非请个荷枪实弹的保安站在诊室里守卫,否则,医患困境不解,医患矛盾仍可能以暴力袭医的形式存在。
医患困境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看病难”和“看病贵”这两个老问题,导致患者长期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于将怒气发泄到一线医务人员身上。但我以为,医患之间的症结之一,还在于医学科普的长期缺位。
长期以来,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医疗科技日新月异,心肝脾肺肾统统可换,不久的将来人类换头也或许不在话下。区区小病为何迟迟诊断不出来,为何十个医生有十个不同的说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在电台做节目时谈到,市民不能把“医疗”简单理解为“消费”,认为上医院“花了钱”,“治好病”是理所当然的事。有医生撰文称,是国民生死观的异化导致的医学困境。中国人传统的“生死有命”的生死观,已经被医学可以“无所不能”、“逢救必活”替代。病人一旦到了医院,疾病就应该得到治愈,就不应该发生死亡的结局。
那么,是谁让患者觉得医学可以无所不能?又是谁拉高了患者对疾病治愈的希望呢?
我有一个年轻的医生朋友,一次吃饭聚会,他的孩子突然食物卡喉,医生第一反应也是拍背,然后才是手忙脚乱地抱起来顶腹,虽然最终问题解决了,这位医生朋友跟我吐舌头:其实医生也是普通人。
这些“理都懂”,又如何让患者接受呢?医患关系之困,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利益导向下,一些大医院着重宣传自家医术精良、药到病除,不愿意因医疗纠纷流失一个病人,也客观拉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期望。
有媒体统计,6月至今全国起码发生20多起伤医事件,301医院急诊医生被打和广东惠州女医生被砍只是其中两例。从多起伤医辱医事件来看,三甲医院的伤医事件要远多过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这恐怕跟医疗资源不均衡,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作有关。
百年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创始人奥斯勒提出,“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时至今日依旧如是。要解决“两大难”,毕竟非一日之功。但要防止伤医事件发生,恐怕不能光把患者当“对立面”防着,更应该在医学科普上多下功夫。
(原文标题:防伤医要在医学科普上多下功夫)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