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医改新招 考虑建立全新的薪酬分配体系

第一财经日报 1163 评论

为推动医生价值回归,上海正在考虑建立全新的薪酬分配体系,同时实现医生价值的多元途径。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七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许速表示,上海的医护人员薪酬,将彻底打破“收入减支出,提取可分配资金”的传统分配模式。

新薪酬模式如何建立

如何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在公立医院原有分配模式下,医院主要根据业务收入确定可分配总额,内部分配也主要以科室业务收入为依据。这种按收入多少进行分配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创收,不利于体现公益性。

在新的薪酬分配体系中,许速表示,首先要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医院在一定周期内(一般以年度为单位)的整体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然后引入“标化工作量”进行统计。

比如,一个门诊量如果作为一个标化值,那么急诊将是1.1、1.2或1.3。再比如,做手术,原来卫生部规定一个床位相当于3个门诊量,现在上海就算4个门诊量。“通过标化工作量,确定医院的分配总额。”许速说。

此外,许速介绍说,上海也在考虑建立不同岗位的分配方式。比如对院长实行责任目标年薪制,对管理层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对医务人员则是实行基本加计量考核薪酬制,即以工作数量为基础,以质量效果为评价计发绩效薪酬。

同时,护士、医生、管理人员也要有不同的切分比例。比如管理人员要低于医生,分配水平一般控制在医生平均薪酬的0.7~0.9,护士则控制在医生平均薪酬的0.5~0.7。

旧薪酬体系饱受诟病

一直以来,医务人员的薪酬体系,都是饱受诟病的。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就表示,目前医生的收入可以分为三部分: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其中合法的白色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1/3。

之所以出现灰色和黑色收入,恰恰是因为定价机制出了问题。“我们给医生定价很低,市场机制会起作用,市场会把这个收入自动纠正到一个社会认可的水平。”段涛说,公立医院目前能满足医生关于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的价值,但是收入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2012年,上海公立医院在岗人员的平均收入为13.95万元,是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95倍,而同年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收入是6.75万,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14倍。

以岗位来看,2012年上海公立医疗机构中医生的收入是19.54万元,护士为11.16万元,分别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47倍和1.98倍。

考虑到我国医务人员所付出的劳动,以及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生与社平工资比较,许速表示,国内医疗行业的收入是不高的。

从多点执业到自由执业

许速说,让医生真正实现多点执业,以增加收入并真正体现医生价值。

但是,段涛表示,多点执业并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为医生多点执业都去了收费更高的私立机构,而不是社区卫生中心。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朱恒鹏则并不认可这种薪酬分配体制。他认为如果没有市场上私立医院做参照,单纯在公立医疗体系内进行这种绩效考核很难实现最优定价,医生的价值应该由市场决定。

朱恒鹏表示,问题绝不在财政投入不足和医保补偿水平过低上,而在于医疗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朱恒鹏建议,虚化并最终废除事业编制制度,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使得医生成为自由执业者,可以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执业机构。

同时,医保应以实际行动支持二、三甲医院改制,支持医生出来开诊所和承包改制社区中心(站)。

朱恒鹏表示,应该放开医生自由执业,放开医院改制。而此时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保医保支出压力的增大,朱恒鹏认为已经到了改革的时间。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