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强子 华夏病理 5694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腹膜间皮瘤病理特征

大体特征

腹膜间皮瘤一般累及多个部位(即弥漫性),但少数病例仅一个部位受累(即局灶性)。该肿瘤大体表现不一,具体可有结节状、斑块状、囊性、乳头状,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少见情况下,大体呈“黏连”、胶冻样或软骨样结节,或伴黏液样腹水及淋巴结受累。

镜下特征

腹膜间皮瘤一般为上皮样,少见情况下为双相型,罕见肉瘤样形态。上皮样或双相型腹膜间皮瘤大部分为混合性结构特征,具体包括乳头状、微乳头状、实性、囊性、管状-腺样、细胞簇、梁状、单个细胞等。单一结构生长者较为少见。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1.腹膜间皮瘤,图示上皮样(A)、双相型(B)、肉瘤样(C)形态。

就乳头状生长方式来说,腹膜间皮瘤的乳头一般伴纤维结缔组织轴心,并有程度不等的间质改变,乳头表面衬覆单层瘤细胞;少见情况下,乳头完全为肿瘤细胞构成、并无间质轴心。腹膜间皮瘤还可以出现类似腺瘤样瘤的大囊性表现、微囊性表现,以及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样结构、黏附性表现、腹膜包涵囊肿样表现。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图2.(A)腹膜上皮样间皮瘤中的乳头状结构,衬覆单层肿瘤细胞;注意,图中可见核下空泡;(B)腺瘤样瘤的结构;(C)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样表现;(D)黏附性表现;(E)腹膜包涵囊肿样表现。

上皮样间皮瘤中的间皮细胞可以呈立方状、矮柱状、柱状、平坦、蜕膜样(细胞多边形,胞质嗜酸性或嗜双色性)、印戒样、多核、靴钉样。印戒细胞一般有胞质内大的透明空泡、将细胞核挤压到周边;但部分情况下,这些细胞有两个或更多细胞核,且空泡不透明而是含有蓝染颗粒状物质-最大可能是蛋白多糖。瘤细胞还可以出现核下空泡、完全透明、横纹肌样,后者是胞质内有小球而类似横纹肌母细胞,但表达CK而不表达desmin。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图3.上皮样间皮瘤中的不同细胞形态:(A)立方状;(B)蜕膜样;(C)印戒细胞样;(D)透明细胞型。

上皮样间皮瘤一般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核非典型,但也程度不一,轻度、中度、重度都有可能;大部分病例为中度或轻度非典型,重度非典型少见。核分裂指数不一,每10个高倍视野从0个至33个不等,大部分病例都≤4个/10HPF。间质可有泡沫样组织细胞、多核间质细胞、炎症细胞、淋巴滤泡、水肿、纤维化、玻璃样变、黏液样改变、黏液湖。坏死可见于不到1/3的病例,也可能会见到砂粒体。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4.上皮样间皮瘤中间质的大量泡沫样巨噬细胞(A)、纤维化(B)、黏液样变(C)。

双相型间皮瘤是指上皮样亚型和梭形细胞亚型混杂,各自比例至少占10%。部分间皮瘤还会出现异质性成分,如软骨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肉瘤样的腹膜间皮瘤为拉长或梭形细胞(细胞长度大于宽度的2倍)、位于纤维性间质中,或排列呈实性片状,有时伴席纹状生长方式。促纤维组织增生型间皮瘤也是肉瘤样间皮瘤,其特征为细胞稀少,为具有轻度非典型的梭形细胞、杂乱排列于致密或玻璃样变的间质内。拉长、但呈胖梭形且有黏附的细胞呈实性结构,相关形态介于上皮样和肉瘤样之间的肿瘤,此前称为移行表现,现在也称之为肉瘤样间皮瘤。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5.肉瘤样间皮瘤伴异源性分化,右图中为软骨成分。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6.肉瘤样间皮瘤,本例细胞形态呈胖梭形,且有黏附性,此前称为移行特征。

腹膜间皮瘤中多形性少见,具体表现为上皮样、肉瘤样或双相型肿瘤中的瘤细胞具有显著间变、怪异的细胞核和/或多核瘤巨细胞。此外,任何亚型的间皮瘤中具有重度的CD8阳性淋巴细胞浸润而掩盖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表现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具有淋巴组织细胞样细胞学特征。

罕见的情况下,腹膜间皮瘤有充满血液而呈血湖样的囊腔,类似血管肿瘤;也可呈分支管状而类似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血管。大部分腹膜间皮瘤中都可见浸润,但少数病例可并无浸润而是表现为腹膜的弥漫受累、或表现为具有间皮瘤组织学特征的离散结节。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7.(A)上皮样间皮瘤中的显著多形性;(B)间皮瘤中的“血湖”;(C)间皮瘤中类似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分支管状结构。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二)

图8.上皮样间皮瘤,本例为离散肿物、肿瘤性间皮细胞呈实性增生,并未明显浸润入下方脂肪组织。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病理医师反间计之腹膜间皮瘤(一)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