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读文献,练眼力-低核级乳腺肿瘤中的二态性细胞

强子 华夏病理 273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简介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s)是衬覆柱状管腔细胞的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囊性扩张,其细胞的细胞核为均一、卵圆形,胞质常有面向腔面的顶端突起。衬覆的细胞一般为一层至两层,但也可表现为多层,前者为柱状细胞改变,后者则称为柱状细胞增生。管腔内常见分泌物及微钙化。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改变也称为平坦型上皮非典型(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其中的柱状细胞细胞核相对圆形至卵圆形,伴或不伴显著核仁,核浆比增加、和/或细胞核与基底膜的关系相对杂乱。结构出现复杂特点时,如微乳头状、僵硬的细胞搭桥或拱门状、筛状结构,则柱状细胞病变应上调级别为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或低级别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

不过,实际工作中柱状细胞病变内非典型诊断的可重复性较低,目前也并无非典型相关的标记物。文献中曾有过关于二态性细胞(dimorphic cell)的描述,具体主要见于乳头状癌,但也可见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以及导管原位癌病例。二态性细胞具体是指胞质类似肌上皮、但细胞核类似相邻恶性细胞的情况,这些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为圆形、胞质透明表现;一般位于管腔细胞层和肌上皮细胞层之间,类似小叶肿瘤的Paget样播散。

二态性细胞在导管原位癌中的检出率尚未明确,前述文献中有的认为导管原位癌中常见细胞二态性,也有的认为二态型导管原位癌属于不常见亚型。有研究指出,二态性细胞可能尤其出现在低核级的导管原位癌中,因此这些“淡染”的细胞是代表了低核级肿瘤家族的前驱病变?

其实本文原作者也表示,日常工作中在低核级前驱病变中的确经常遇到这类淡染的细胞,但柱状细胞病变和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中尚未见描述。有鉴于此,本文原作者(荷兰病理医师Paul J)对一组包括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柱状细胞病变在内的低核级前驱病变进行了二态性细胞的相关研究,希望进一步了解柱状细胞病变、尤其是伴非典型情况下的形态特征。目前相关文献已发表于《Virchows Arch》。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形态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相关形态,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研究内容及结果

该研究总计纳入柱状细胞病变60例(伴或不伴非典型各自30例)、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41例、1级导管原位癌84例。相应诊断标准请参阅原文;同时记录是否合并小叶肿瘤,必要时经免疫组化E-cadherin证实。在上述病例中仔细寻找二态性细胞,但纯粹的小叶性肿瘤中无需寻找,因为这些细胞和小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非常相似。对这些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不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和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中,查见二态性细胞的几率分别为0%、73%;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和1级导管原位癌中二态性细胞的检出几率分别为56%、76%。这类细胞在病变中一般为散在;但部分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和导管原位癌中,可见簇状表现(克隆性扩展),但极少形成小管结构。

读文献,练眼力-低核级乳腺肿瘤中的二态性细胞

1. 二态性细胞的代表性图像:(A)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中,单个淡染细胞;(B)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中的单个淡染细胞;(C)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中,淡染细胞呈克隆性扩展;(D1级导管原位癌中,淡染细胞形成管状结构。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淡染细胞表达ERα、PR、E-cadherin、AR、p120,程度不等的表达cyclinD1;不表达CK5和p40。某些相似病变在免疫组化特点上会有某些差异,如小叶肿瘤在原有管腔上皮下的Paget样播散,会表达ERα,但不表达CK5、p40和E-cadherin;盲管腺病(blunt duct adenosis)中的显著肌上皮也会表达CK5和p40,但不表达ERα;原有管腔上皮下方增生的导管细胞簇可表达CK5和ERα,但不表达p40。

读文献,练眼力-低核级乳腺肿瘤中的二态性细胞

2. 二态性细胞及类似情况的免疫组化比较:第一列为乳头状导管原位癌,第二列为小叶肿瘤在原有管腔上皮下的Paget样播散,第三列为盲管腺病中的显著肌上皮,第四列为原有管腔上皮下簇状增生的导管细胞。

读文献,练眼力-低核级乳腺肿瘤中的二态性细胞

3. 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中的大量二态性细胞,免疫组化表达PRAR。微乳头状导管原位癌中Paget样的二态性细胞,形成小的筛状结构,免疫组化表达PRAR

小结

柱状细胞病变中非典型的改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虽然有无非典型,柱状细胞病变均属于乳腺低级别肿瘤前病变并有克隆性分子异常,但无非典型则后续无需治疗;而有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属于低核级乳腺癌家族的真正癌前病变,后续级别上升的几率为5%至9%,且约20%的患者会伴有更为进展的病变,如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1级的导管原位癌、小叶肿瘤、小管癌。

本文研究表明,二态性的“淡染”细胞常见于低核级乳腺癌的真正癌前病变,如伴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非典型导管增生、1级导管原位癌。无非典型的柱状细胞病变中,并未见这类细胞,这说明存在二态性细胞可作为柱状细胞改变中有非典型的诊断性特征。

 

——全文完——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de Boer M, van Diest PJ. Dimorphic cells: a common feature throughout the low nuclear grade breast neoplasia spectrum. Virchows Arch. 2022;10.1007/s00428-022-03438-w.

doi:10.1007/s00428-022-03438-w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