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当然,并不是乙肝病人都会发展成为肝癌患者,那么为什么有些乙肝病人发生癌变,而另一些病人不发生癌变呢?由复旦大学牵头研究的新成果对此作出了回答。《自然—遗传学》杂志12月16日在线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余龙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确定人的STAT4和HLA-DQ基因是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这对控制乙肝癌变、降低肝癌发病风险和最终战胜肝癌的医学、遗传学研究指出了新的“战略方向”。
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余龙课题组联系了国内外30个课题组,66位学者开展协作攻关,收集了国内7个地区、总计1179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细胞DNA样本,包括5480例有乙肝病变的肝癌病例和6319例有乙肝病史但无肝癌的对照者。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比对分析了这两组人群的全基因组序列中近7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最终在STAT4基因和HLA-DQ基因簇上发现了与乙肝癌变风险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这在国际学术界属首次。
论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遗传所蒋德科博士告诉记者,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开发肝癌的基因预警试剂,筛查肝癌的易感人群,从而提前对易感人群进行相应的综合干预和预防措施,降低肝癌发病风险。(来源:光明日报 曹继军 颜维琦)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