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五)

 华夏病理 578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一)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二)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三)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四)

实性乳头状癌

实性乳头状癌在细胞和组织学层面有诸多不同表现,有些甚至难以将其确定为实性乳头状癌。不过,形态学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是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也就是说细胞形态单一、染色质细腻胡椒盐样表现、细胞核呈栅栏状、有围绕毛细血管的菊型团结构形成。其实,实性乳头状癌在结构和细胞学层面可能会有诸多变化,但具体病变中的细胞形态相对单一、内有纤细血管轴心的实性结构,这是两个固有特征。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五)

图11. 实性乳头状癌的组织学变化:(A)细胞呈透明表现;(B)细胞呈梭形表现,伴“神经内分泌”特征;(C)继发的筛状结构;(D)细胞外及细胞内黏液。

免疫组化方面,仅约25%的实性乳头状癌病灶周边有肌上皮,但肿瘤内并没有肌上皮。实性乳头状癌中,即使边缘轮廓光滑的肿瘤性结节周围也可能并无肌上皮,而肿瘤性结节边缘轮廓光滑一般视为提示这一乳头状肿瘤为非浸润性的特征。而免疫组化证实实性乳头状癌中并无肌上皮,可能会导致将其误判为浸润性癌。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五)

图12. 实性乳头状癌中肌上皮示意图。病变中,形态均一的细胞(体现为图中黄色部分)呈实性增生,免疫组化中肌上皮标记可呈两种染色情况:较常见的是受累导管(灰色)周围无肌上皮(左图);少见情况下,病变周边可见肌上皮(右图中棕色所示)。不过,这两种情况下,肿瘤内都没有肌上皮。

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著作中指出,实性乳头状癌“免疫组化常表达CgA和Syn”,但并未对阳性率进一步说明;同时该著作中提出,实性乳头状癌“可接受”的名称有“内分泌性导管原位癌”、乳腺原位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导管原位癌。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一描述似乎并未将实性乳头状癌从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这一大分类中排除出去。

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分类著作中提到的包裹性乳头状癌和实性乳头状癌特征比较,详见表5。由此也可以推论出,典型情况下,这两种乳头状肿瘤明显不同;不过,如前所述,准确诊断不仅仅是“严格遵循死板的指南”那么简单。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著作中也通过表格备注的形式对这一点做了强调:“罕见病例中,实性乳头状癌和包裹性乳头状癌之间、包裹性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导管原位癌之间,可能存在特征的重叠;并非每一个病例都能区分开乳头状癌的亚型”(In rare cases, there are overlapping features between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and 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 or between 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 and papillary DCIS, and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papillary carcinoma subtypes in every case)。其实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著作之前也曾有类似意见,Azzopardi曾指出:“乳头状癌中存在其他形式的表现,提醒我们不同类型的导管癌之间并无显著区分。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当然是很有用的,但这主要是人为的设定(The divisions into distinct types are useful but largely man-made)”。

表5. 包裹性乳头状癌和实性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要点

乳腺乳头状肿瘤概览(五)

此外,偶有大体表现提示包裹性乳头状癌、但镜下却为实性乳头状癌的情况;反之也有。本系列译文第四部分对此已有实例展示。还有形态学特征重叠、或同时存在不同特征的乳腺乳头状肿瘤病例报道,甚至有发生在男性的这类病例报道。按照本文原作者的观点,具有混合特征的乳腺乳头状肿瘤需要更深入研究。这类肿瘤可能更应该归为“非浸润性乳头状癌”,并指出其中的主要、次要组织学类型。

未完待续

乳头状乳腺肿瘤:对世卫组织 2019 年标准和分类的持续争议和评论


参考文献

Patel A, Hoda RS, Hoda SA. Papillary Breast Tumors: Continuing Controversies and Commentary on WHO's 2019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 Int J Surg Pathol. 2021;10668969211035843. 

doi:10.1177/10668969211035843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