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pT1期高级别膀胱癌中的“精准”问题(一)
pT1期高级别膀胱癌中的“精准”问题(三)
pT1期高级别膀胱癌的现行诊断标准
评估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黏膜固有层浸润时,应注意严格掌握标准。具体膀胱癌会分期为pTa、还是pT1,其评估要点在于:黏膜固有层与表面黏膜的交界处、基底膜的形态学表现、浸润性上皮的特征以及黏膜固有层的改变。了解膀胱肿瘤这方面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相关诊断。
具体说来,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的黏膜固有层与上皮交界处呈平坦、规则的表现。如果切片平面处为非浸润性病变、或肿瘤累及von Brunn巢时,则基底膜边界可能会出现突起的表现,但高倍镜下会明确基底膜连续。相反,浸润性上皮可在黏膜固有层内呈单细胞、或不规则巢状,随机分布而并无基底膜成分;有时浸润性前缘可自乳头状肿瘤的底部呈指状凸起。很多病例中,浸润性细胞巢相比非浸润性肿瘤细胞来说,细胞核异型性更为明显;还有些病例中,浸润性肿瘤细胞可有大量嗜酸性胞质。还可出现微浸润的细胞似乎与非浸润性成分显著不同的表现,也就是所谓“反常分化”(paradoxical differentiation)的特点,但这一点在低倍镜下并不常见。
图1.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无黏膜固有层的浸润(pTa);基底膜连续,并无特别凸起表现。
图2. 尿路上皮乳头状癌,在黏膜固有层内呈不规则巢状表现(pT1期);基底膜消失。
图3. 微浸润的尿路上皮癌细胞,呈反常分化表现。
广泛、且毫无疑问具有黏膜固有层浸润的病例中,单个肿瘤细胞、大小不一且不规则的细胞巢常导致间质纤维性反应;但与此相反,微浸润性肿瘤很少伴有炎症细胞、黏液样背景中细胞数量较少的间质、间质纤维性反应等。大部分病例中,微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不会出现间质反应。
图4. 间质纤维性反应的表现:(a)黏液性间质;(b)胶质性间质;(c)纤维黏液样间质;(d)炎性间质。
浸润至黏膜固有层的早期特点,是表浅浸润肿瘤细胞周围出现收缩人工假象,此时可能非常类似淋巴管间隙浸润,且纤维母细胞显著增生,但并无明显浸润性成分周边时膨胀性表现的特点。
图5. 浸润性肿瘤细胞周边的收缩假象,类似淋巴管的浸润。
浸润性肿瘤细胞可出现在结缔组织的底部,同时,部分病例中也可出现在乳头茎部。乳头茎部浸润的特点是乳头间质内、水肿的结缔组织中有单细胞或不规则细胞巢。
图6. 不规则肿瘤细胞巢侵及乳头状颈部的结缔组织。
伴内翻性生长的尿路上皮癌特点为肿瘤前缘宽大、或呈宽大舌状侵入黏膜固有层,但其基底膜光滑。这种内翻性生长模式不要误判为pT1期。不管是乳头状外生性生长的癌还是内翻性生长的癌,只要癌巢周边基底膜不规则、或有收缩假象、或有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其他提示黏膜固有层浸润的特征,就要注意仔细评估有无黏膜固有层浸润。
早期浸润性评估中的陷阱
尿路上皮癌侵犯固有肌层的的诊断有时候很有难度,大量研究也表明表浅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评估时,评判的一致性并不理想:文献分析表明,pT1期评估癌的诊断一致性在9%至49%不等,而对大量病例的评估研究表明,诊断一致性在25%至62%不等。有一项研究称,63例首诊确定为pT1期的膀胱癌经由经验丰富的泌尿病理医师会诊后,56%的病例分期下调为pTa,而13%的病例分期上调为pT2-pT3。
非浸润性膀胱癌和早期浸润性膀胱癌的评估中,主要问题仍在于观察者之间意见不一,具体表现为对相关陷阱的认识不足。本文列出了膀胱癌深度评估中的部分陷阱,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相关意见的一致性。pT1期膀胱癌评估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具体有:
1.标本横切/定位欠佳;
2.炎症反应显著;
3.标本热损伤;
4.被浸润的肌层类型不定;
5.膀胱的医源性改变(如伴固有肌层假浸润的反应性非典型);
6.累及von Brunn巢的原位癌;
7.有迷惑性的、细胞形态温和的尿路上皮癌亚型;
8. 良性增生和/或反应性的尿路上皮病变中出现假浸润的细胞巢
点击下载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Raspollini MR,Montironi R,Mazzucchelli R,et al.pT1 high-grade bladder cancer: histologic criteria, pitfalls in the assessment of invasion, and substaging[J].Virchows Archiv,2020.
DOI:10.1007/s00428-020-02808-6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