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来源:衡道病理(HISTO PATH)
8月19日中国第二个医师节,薛卫成教授写了如下一段感言:
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位患者本身。之前有一位老大娘拿着病理切片在已经午休的时间找到了我,我看她行动不便,就加班帮她出了诊断。没想到,这事发生2、3年后,我都把这事忘了,有一天这位老大娘带着精心挑选的茶叶专程来看我。在她复述这件事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只要你心里装着病人,你貌似微不足道的付出,对于患者都会铭记一生。我们要关心给出更准确的诊断,更要有一颗同理心,去关心每一位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薛卫成教授曾先后任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一直把「以患者为本」作为自己当医生的一条准则。在兼任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之后,他更进一步指出,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也是民营医院塑造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近日,薛卫成教授向衡道医学新媒体分享了他在体制内外的工作经历和从业思考。
一.善用外力
国内病理行业人才短缺,公认的说法是缺口在10万左右。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参与投资建立,可以依托母体的学科优势,但在病理人才方面也求贤若渴。薛卫成教授担纲主持病理科的工作之后,选择了从三个方面「借力」发展。
其一是借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着手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在专家多点执业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请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的高年资医生,一方面进行复杂、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另一方面培训自己招聘来的病理医生,采取滚动的方式逐渐培养出一支队伍。
其二是借助行业规范,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并且通过科学的流程管理来提高判读准确度,提高病理科的工作效率;
其三是借助市场机制,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薛卫成介绍,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是一家以肿瘤治疗为专科特色的二级医院,因此病理检测的一些技术平台不一定齐备,或者有些疾病的病理诊断量比较小,无法产生规模效应。通过与第三方的合作,可以按照患者的需求分别嫁接各个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谁好、谁快、我就用谁的,这样能给到患者最优质的服务。
二.做好服务
在薛卫成教授的从医生涯中,始终把患者放在很高的位置,放到医疗业务的中心地位。因为除了实际临床状况,每个病人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过往经历、心里承受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在考虑治疗方案时需要作综合评估,包括如何告诉患者不好的消息、治疗手段倾向于激进还是保守等等,都需要区别对待细细考量。
薛卫成觉得,所谓「医者仁心」,需要医生自己首先做一个成熟的人,乐于倾听,善解人意,然后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去为患者服务。他说,患者是需要交心和被安慰的,只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才能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否则治疗没有开始就已经是失败的。
毋庸讳言,现有医疗模式下,公立医院、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相当强势,主动服务的意识有所欠缺,病理科往往也不能免俗:机械化的流程之后,从窗口扔出来一纸报告,简单地写了个诊断,患者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去找最为对症的医院和医生、花费大概是多少,几乎全都是问号。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错位发展,从服务模式到医疗保险支撑体系等,都决定了民营医院有条件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薛卫成提出,在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医生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与患者沟通,尽可能拿到完整的资料,并和专业的临床医生形成小型的多学科会诊模式,然后作出最后的诊断。报告签发之后,向患者耐心的解释是必选动作,对后续治疗的建议也不在话下。
薛卫成自己身兼业务和行政的繁重工作,还特意抽时间给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写文章《「我的病理报告可以第二天出么?」薛主任劝你还是等等吧……》,他用浅显风趣的语言,为大家科普病理报告背后的故事。常有患者问:「铁路都提速了,邮政都变快递了,你们怎么还是这么慢?」薛卫成在文中详细介绍了病理科的工作流程,从接收标本、取材、包埋、切片、染色、读片到发报告和辅助检查,告诉患者「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病理诊断报告,以便得到更恰当的治疗,我们每一天的等待都很值得」。
在这篇文章下面,医生留言说「终于有通俗易懂的解释给患者们看了,感谢薛主任的专业文述」,患者留言说「薛主任病理报告分析详细清楚,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薛卫成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除了文章开头他自己提到的那一幕,还有五年前确诊的肿瘤患者家属送来鲜花,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连续七年获得他的持续关注,还有曾经被他的准确诊断挽救下一条腿的少年患者考上大学来向他报喜,一家人都和他由医患关系转而成为长久的朋友,类似的故事简直不胜枚举。
三.走向前台
病理就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病因,内涵很广泛,除了显微镜是认识疾病的工具,每个与患者检查相关的部分,都是探查疾病的手段。
薛卫成教授指出,如果一个医生不去了解患者的状况,仅仅依靠显微镜、拿到一张切片就去做诊断,是一种鲁莽的行为。事实上,除去很经典的和已经很确定部位的肿瘤,比如经胃镜确诊胃癌是比较容易的,但有很多的疾病,也有可能转移到胃,不是那么容易判断的。所以即使技术飞速发展,病理诊断号称已经进入「切片+芯片」时代,薛卫成仍然坚持生物信息、形态学信息、和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不可偏废」;即使是参加病理会诊,他也尽量亲自去看一看患者,尽可能多地掌握临床信息。
曾经有一位患者疑似黑素瘤,同时在中美两国多家医院寻求会诊。他们通过网络找到了薛卫成,网络咨询的过程中,他每次回复神速,患者的女儿事后回忆,「寥寥数语,却让人倍感踏实、亲切」。尽管薛卫成已经胸有成竹,仍然建议患者来京确诊。当面诊察与沟通之后,他果断地对自己的初步判断一锤定音,快速地发了报告。患者返回老家大半个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免疫组化报告结果才出来,结论仍然不置可否。
薛卫成表示,关于病理医生如何去作出最后的诊断。有人认为把组织送给病理科,经过显微镜下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结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病理医生不要一味去做「幕后英雄」,更不能一叶障目,而是要主动获取信息,全面考虑,为了精准诊断,要敢于走向台前!
在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有一系列操作指南和流程规范,保证病理科在需要的时候尽早介入,以便为患者提供完备的治疗方案。薛卫成说,有了这些指引,MDT就不是医生之间出于私谊的随机安排,成为一个任务明确的机制,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更有保障。
他特别指出,即使是身处基层的病理医生,也应该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样做有四个好处:
1.医患之间应该面对面交流,更加真实,患者需要被安慰,也更想了解自己的病情。
2.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误诊。
3.一个很认真、负责的形象,无形之中,会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
4.即便你诊断不出,患者也可以理解,有这些困难存在,帮助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寻找相关的专家。
薛卫成教授指出,所谓走向台前,不做幕后英雄,并非是让大家追名逐利,而是充分负责,一切为了患者。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