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眼见不一定为实: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类似腹膜转移的病变

强子 华夏病理 1744 评论

编译整理:强子

很多情况下,胃癌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比如具有腹膜播散;即使经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最常见的表现也是腹膜播散。因此临床治疗中应尽量明确有无腹膜播散。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或PET-CT,对于腹膜播散的诊断价值有限,腹腔镜检查则效果更佳、可提供的信息更多。

日本大阪国际癌症研究中心(Osaka Int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Ushimaru教授等人对自己单位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间进行的122例腹腔镜分期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续进行了手术的49例患者中,有6例具有腹膜的假播散性改变。作者选择了其中一例进行了详细介绍,相关文章发表于《Asian Journal of Endoscopic Surgery》。

病例展示

患者40岁,日本人,男性,因进展期胃癌而转诊至作者所在单位。最初,患者表现为腹部不适、厌食1月,无发热、恶心、呕吐。既往无胃肠道相关病史;个人史或家族史无明显异常。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活检,结果证实为硬癌(scirrous,即指间质成分多),组织学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CT示胃壁增厚,但未见腹膜播散。在作者所在单位行术前腹腔镜分期检查。

术前腹腔镜检查,小肠肠系膜可见数个小结节。结节色白,可见自外周向中央的血供。大体无法确定是否为腹膜播散的肿瘤结节。腔镜下切除,并送冰冻切片检查。病理冰冻切片未能明确病变的良恶性。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腹腔内未见其他转移灶,未见内脏器官转移征象。据此,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并D2站淋巴结清扫。

眼见不一定为实: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类似腹膜转移的病变

图1. 小肠系膜上的小结节,如白色箭头所示。

术后病理学检查,确定为胃低分化腺癌,且有印戒细胞癌成分,浸润至胃壁浆膜下层,并多枚淋巴结转移(7/52)。病理分期为pT3N3aM0。小肠系膜上的小结节免疫组化广谱角蛋白(NMF116,包括低分子量及高分子量的CK5、CK6、CK8、CK17、CK19)阴性,诊断为伴反应性改变的良性结节。

眼见不一定为实: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类似腹膜转移的病变 

图2. 小结节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脂肪组织内可见纤维性成分形成的结节;免疫组化CK-MNF116阴性。

讨论

尽管我们期望在早期检出胃癌,但很多患者首诊即为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或具有转移性病变,这部分患者中约1/3患者会有腹膜转移。这些患者即使进行标准方案化疗,其总生存时间中位数也仅为13个月,且有研究表明仅进行化疗、或非治愈性胃部切除,也不会有生存获益,只可针对出血或梗阻等选择姑息性手术。因此目前对于进展期患者已广泛进行术前腹腔镜分期检查,据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旦证实有腹膜转移或细胞学检查阳性,则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

本文研究中纳入的49例手术标本中,有6例发现有假性腹膜播散表现。这6个病例术中针对假性腹膜播散病灶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均无法排除恶性,但术后常规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均证实非恶性病变。具体详见表1。

表1. 6例具有假性腹膜播散表现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

眼见不一定为实: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类似腹膜转移的病变 

这类假性腹膜播散性结节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由于作者所在单位腹腔镜分期检查术后10- 32天才进行胃切除手术,而病理医师镜下可见纤维组织,提示腹腔镜检查过程中的钳夹等机械刺激可能是原因之一。 

小结

本研究提醒我们,术前腹腔镜检查可能会导致假性腹膜播散性结节的形成,类似腹膜转移。随着术前腹腔镜检查应用的增加,外科医师及腔镜医师应熟悉相关改变,不要做出误判。同时,本研究资料也表明,对于类似结节,病理医师冰冻切片检查确定良恶性可能很有难度:本文中6个病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均未能明确判定出良恶性,术后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才做出了最终诊断。

点击下载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Ushimaru Y,Fujiwara Y,Shishido Y,et al.Condition mimicking peritoneal metastasis associated with preoperative staging laparosco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Asian journal of endoscopic surgery,2018.

DOI:10.1111/ases.12678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