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宫颈腺癌概览(一)

 华夏病理 6062 评论
[导读] 整理作者:自在随云

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及、加之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对相关病变的认识增强,宫颈浸润性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都有所下降,但腺癌发病率相对上升。临床上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相对常见,但宫颈腺癌的认识则稍有欠缺。宫颈腺癌包括了一组异质性疾病,具体如普通型宫颈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肠型腺癌、绒毛腺管状腺癌、胃型腺癌、印戒细胞型腺癌、透明细胞型腺癌、浆液性腺癌、中肾管腺癌等,而不同类型宫颈腺癌之间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预后等均有所差异,有鉴于此,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对宫颈腺癌进行大概介绍。

(一)宫颈原位腺癌(AIS)

AIS患者平均年龄约36岁,比浸润性腺癌的好发年龄低10岁左右。AIS出现进展的比例尚不清楚,但约半数病例会伴有鳞状上皮的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所有AIS病例均为高危型HPV阳性,16型、18型约占93%。

AIS的病理诊断主要在于识别出三个组织学特征:细胞核非典型、核分裂增加、凋亡。低倍镜下颈管腺体结构正常、但其细胞相对背景中正常的良性腺体而言染色更深。染色加深的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加、拥挤、重叠,且细胞内黏液不同程度的丢失,因此核浆比增加所致。高倍镜下核非典型更加显著:核增大,染色质粗糙、粗颗粒状;可见核分裂及凋亡小体。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1.AIS,肿瘤性腺体相对周围正常颈管上皮而言,染色加深;细胞核增大、拉长;胞质内黏液减少。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2.AIS,细胞假复层排列,拉长;核深染。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3.AIS,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常见。

AIS也有几种亚型,如宫颈管型、肠型、子宫内膜型、管状等。这一分类主要是根据细胞质的特点而来的,但核的非典型性、核分裂、凋亡等都是类似的。宫颈管型AIS结构上类似良性颈管上皮,但其细胞具有显著异型性;可见一些腺体的正常上皮突然移行为AIS。肠型AIS则为肿瘤性腺体中可见杯状细胞。子宫内膜型AIS的细胞胞质稀少、嗜酸性更加显著。具体亚型之间无特殊临床意义,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4.AIS,常可见正常柱状上皮和肿瘤性腺上皮之间的突然移行。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5.肠型AIS,可见杯状细胞,有时甚至可见潘氏细胞。

免疫组化方面,AIS中p16会呈现细胞核和/或胞质的弥漫性强阳性,不表达PR,一般也不表达ER、偶见弱阳性,Ki-67指数一般高于45%。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6.AIS,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分界清晰。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7.图6中AIS的p16染色,肿瘤组织弥漫强阳性。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8.图6中AIS的Ki-67染色,增殖指数高。

需与AIS鉴别的病变种类较多,良性方面如修复性/炎性改变、输卵管上皮化生、子宫内膜异位,恶性方面如早期浸润性腺癌。颈管上皮修复性或炎性改变的特点是细胞核大小不一,可见核仁;但一般无核分裂或较少,且细胞核一般无假复层排列,染色质呈污浊退变性改变。输卵管上皮化生相比宫颈管上皮来说,细胞核更大、深染,胞质稀少,因此核浆比增大;但细胞核无明确的非典型性,且高倍镜下细胞可见纤毛。子宫内膜异位如内膜腺体和间质均有,则很容易识别;仅有间质细胞、或腺体具有核分裂活性时诊断困难;高倍镜下细胞核形态温和有助于明确诊断,必要时深切也可能会发现腺体和间质共同存在。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9.宫颈管上皮修复性改变: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但染色质不深染,无明显拥挤、重叠,核分裂象少见。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10.修复性改变时的微腺体增生:炎症明显时微腺体增生可有一定程度非典型,但一般为轻度,核分裂象不常见,无假复层。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11.输卵管上皮化生时,偶见细胞核增大、深染、染色质粗糙,易误诊为AIS,但无核分裂象、无假复层排列,且高倍镜可见纤毛。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12.典型的输卵管上皮化生。

免疫组化有助于AIS与反应性或化生性改变的鉴别:良性反应性及化生性颈管上皮、子宫内膜异位等均为ER、PR阳性,而AIS一般阴性;AIS的Ki-67指数较高,且p16一般弥漫阳性。输卵管上皮化生、子宫内膜异位时也可出现p16阳性,但其阳性模式一般为点状阳性。

宫颈腺癌概览(一)

图13.图12中典型的输卵管上皮化生p16染色呈局灶弱阳性,而AIS时p16染色为弥漫强阳性。

AIS同宫颈浸润性腺癌的鉴别要点在于AIS未超出正常宫颈管腺体延伸范围的深度、腺体周围无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

点击下载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1.Cervical Adenocarcinoma: Diagnosi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Positive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Negative Tumors[J].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2017,141(12):1653-1667.

2.Kurman, Ellenson, Ronnett.Blaustein女性生殖道病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