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不可不看!中国医疗的 8 大趋势

aloofswan / 丁香园 1304 评论
[导读] 2017 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称为「工作落实年」。而在年前的几个月里,国家和卫生计生委层面的文件频出,讲话不断,指示再三,解读连连。

趋势 1:待遇浮动空间增大

不谈待遇的改革都是耍流氓。

政策明确表示,「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再加上一直在落实进程中的「同工同酬」,和多地试点的年薪制,2017 年可以期待绩效管理方面终有所突破了。

村医、家庭医生、承担公益任务的医生,将得到重点照顾。

趋势 2:黑名单制度建立 

先别开心,这个黑名单不是指将寻衅滋事的医闹拉黑,也不是指类似于东莞曾公布的莆系医院黑名单,而是指对公立医院机构的新型监管方式和手段中的一种。

此制度针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建立违纪违规「黑名单」制度,强化全行业综合监管,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

新的一年,不论外部环境如何,还是要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趋势 3:医责险逐层扩面

叫好不叫座的医疗责任保险,一直被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消极对付着。

而随着贵州省、宿州、锦州市、重庆市等地医责险的试点,和 2017 年政策对商保的倾斜与支持,医责险终于有望惠及更多医生了。据保监会高层透露,医责险现已基本覆盖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并计划到 2020 年覆盖所有公立医院和 80% 基层医疗机构。

这份迟来的正当福利,毕竟还是值得期待。

趋势 4:去编范围扩大

这是件有人欢喜有人愁的事。

政策提出,「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确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逐步实行备案制,在部分大中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实行人员总量管理试点。」翻译过来就是说,在 5 年中,各地自上而下地从大三甲开始试行改革,用人权交还给医院,定岗不定人,编制能出不能进。

可以想见,随着各地探索花样翻新的去编制化,事业单位身份和养老福利的吸引力一再减弱,再加上「医生自由执业」首次写入国家级文件,和广东省与天津市对医师区域注册制度的尝试,离开,将变得越来越轻松。医生也会越来越重视自我增值和「自带流量」。

趋势 5:新人入行成本增加

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

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生人数,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成为三大门槛。住培继续是 2017 年的力推重点。其中,以全科、儿科、精神科、妇产科等紧缺专业为重点,将新增 8 万名住院医师培训。

这意味着,想做医生,要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功率、专业方向选择等问题,都有更理智的预判。

趋势 6:零利率后「裤腰带」勒紧

医生不单要看病,还要帮忙分担医院成本的苦恼。

逐年推进的药品零利率改革,本意是腾笼换鸟,但因补偿不到位,试点各地时常爆出入不敷出的抱怨。先有北京的院长表示医院已亏损,又有上海公立医院全面加入零利率队伍,更有湘雅系先后爆出拖欠药企百亿药款及停诊医保患者的无奈之举。

具体落到医生头上的,是更多的科室责任状,和更严的成本管控。

趋势 7:检验科、影像科或将逐步消失

医院类似于小社会的相对封闭环境,正在逐渐被打破。

这表现在政策要求医院在更多方面引入第三方的力量:第三方参与的医疗机构评价和监管体系;包括影像、药房、检验、病理、后勤等领域的第三方专业服务中心;医院管理体制下的第三方审计制度,等等。

医生终将面对与经历类似国企改制时的企业化大潮,不断提升自身临床专业化服务水平,深耕细分领域,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趋势 8:地域内及专业内合作增多

其实,医生不单要学会与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更要面对深度和广度都有提升的行业内合作。

随着政策在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上的坚定决心,并提出「到 2017 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 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的目标,同时还有军队医疗机构全面纳入分级诊疗体系,同一专业下的异地转诊,和同一地域下的上下转诊,数量都将有明显提升。

有时间的话,医生们还是去试试远程会诊的软件,并好好学一下自己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吧。

新的一年,愿每个人的付出终有所偿。

参考文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7 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