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虹 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病理科
前一阵遇到一个1岁的病人,是一个很可爱的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孩子哭闹时母亲无意中在其肩胛部发现一个包块,于是带孩子上医院做个检查。影像检查发现肿块位置比较深,考虑到孩子还小,于是被收入我院骨科病房做了手术。
手术后切下来的标本按照常规送到了病理科。取材时,只见到标本袋里固定液中装了两块灰白不规则组织,总体积有2.0×1.5×1.0cm。临床已切开,切面灰白质地比较韧。这么小的孩子,送检组织并不多,加上大体检查我一点头绪都没有,不知道这只是个增生的组织还是肿瘤性病变,于是全部取材。
片子还没出来,患儿的父亲就到我们科来询问结果。因为中间隔着周末休息的日子,等待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孩子的父亲有点沉不住气。我告诉他什么时候再来,片子一出来我就先看他孩子的,孩子的父亲这才走了。下午快下班时,患儿的父亲按照我说的时间又来了。忙了一个下午,虽然片子已经出来,但我还没顾得上坐在显微镜前看片子。
孩子的父亲很担心,我让他坐下稍等一会儿,找到片子放在显微镜下认真诊断。因为对软组织病理有点兴趣,所以平时看软组织方面的书也多了一些。
镜下纤维组织中见到分叶状成簇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及少量梭形细胞,中间夹杂有裂隙状的小血管。这些上皮样细胞长得很有特点,有的突起形成桑葚球样结构,而且细胞温和,仔细找了半天,没有见到一个核分裂像。肿物呈浸润性生长,没有包膜,多结节性。
看了半天,图像还是考虑与血管有关的肿瘤性病变。越看越觉得这个图像似曾相识。晚上回到家想到那个孩子,便忍不住了,吃完饭打开电脑把我所能找到的资料都搜了一遍。最后经过分析,我的脑海只指向了一个病:kaposi型血管内皮瘤。
kaposi型血管内皮瘤,此瘤大多见于婴幼儿,50%在1岁以内,四肢多见。可是大体检查不大像血管源性肿瘤,一般血管源性肿瘤大体呈灰红色,此例呈灰白色。但是查患儿的影像学检查是支持血管源性肿瘤的。这一点还是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相符合的。联想起曾经在网上看过病理同行发的一个胎盘血管瘤的病例。血管瘤是胎盘肿瘤中非常常见的肿瘤,当时那个大体灰白色实性,一点也不像血管瘤的外观,但是显微镜下的图像就是明显的血管瘤的形态。
我从来没有诊断过这个病,只是不知道从哪里见过了,此病又相对少见。于是第二天早上,我把患儿的父亲叫到科里,打了张初步诊断的报告,因为孩子太小,又是少见病,我建议他向上级医院会诊。孩子的父亲答应了。
后来我把片子寄到了济南会诊,经过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查后,齐鲁医院的老师肯定了我的初步诊断。当我打印出来会诊报告后,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小小的激动。想到那个小小的孩子得到了正确的诊断,而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劳,再次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孩子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只是随诊就可以了。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