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直以来,病理诊断被称为医学上的“金标准”,病理学被称为“医学之本”,病理医师被称为“医师的医师”。这意味着医学的最精确诊断,需要病理医生来定夺。
“有‘快速’!”办公室外,工作人员的声音响起,有手术患者的活检标本送来病理室诊断。
有如接到命令,放下手头的工作,吴勇军一路小跑来到楼下的检验室。取材、切片、染色、封片,再上楼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从接到标本到得出快速病理报告,他只用了短短15分钟。
“诊断要快,越快病人出血越少,恢复越快;诊断要准,这关系到一个70岁的老娭毑患病乳房的切除与保留。”15分钟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病理学专家的沉着和稳定,睿智与果敢,而且也看到了一个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
一张张薄薄的切片,在吴勇军的眼中很厚重。透过显微镜,他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他要用自己多年来谨慎认真的积淀,果敢地划出一道道“生死线”,要用自己的敬业精业为一个又一个困于疾病中的生命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病理诊断被称为医学上的“金标准”,病理学被称为“医学之本”,病理医师被称为“医师的医师”。这意味着医学的最精确诊断,需要病理医生来定夺。凭借过硬的病理切片诊断技艺,吴勇军总能做到“一眼”定乾坤,是湘潭病理界名副其实的“病理包公”。
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是高水准病理诊断技艺的重要体现,肿瘤是“良”是“恶”都必须在短短30分钟时限内作出决断,一着不慎就可能让病人失去一条胳膊、一条腿、一个重要脏器,或是错过最佳治疗,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很可能因此埋葬。吴勇军告诉我们,这样的诊断,自己每年都要做2000例以上。
“这考验的是‘一眼’的功夫,但靠的是我从医多年的辛勤积累。”吴勇军坦言,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和“行走在刀刃上”来形容病理科的工作毫不为过。“99%以上的准确率”“多年来从未发生大的差错”,无疑是对他这位肿瘤科“幕后英雄”精湛诊断技艺的充分肯定。也难怪同事们谈起吴勇军都说:“他不只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们肿瘤科的坚强后盾。”
“每个病例都是一个难题,都是一个挑战。然而,解开后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 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吴勇军的内心是充实的,也是满足的。
5年前,大学生小谢在省城某大医院被诊断为淋巴瘤。无助、绝望、恐惧之中,她在朋友的建议下找到了吴勇军,为进一步明确肿瘤类型。吴勇军仔细阅片后,确认不是淋巴瘤,而是坏死性淋巴结炎,无需处理,随访观察就行,小谢喜出望外但也将信将疑。吴勇军坚毅的目光给了她信心,听了他的话未做任何治疗,随访观察,5年过去,小谢如今已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单位上班。
岳塘区45岁的颜女士因左肘部、腋窝淋巴结肿大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淋巴瘤,即将开始化疗。家属不愿相信这一结果,找到吴勇军会诊。认真阅片后,吴勇军否定了淋巴瘤的诊断,认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猫抓病。颜女士回忆,1个月前她确实被猫抓过,当时仅有浅浅的伤痕,就没在意,几天伤口就好了,没想到竟得了这种病。
正值壮年的法官米福(化名)因头顶肿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皮肤鳞癌,已做两个疗程放疗,头发都快掉光了。法院领导出于关心,将他的病理切片借出来请吴勇军明察,确诊为毛发上皮瘤。这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官良性肿瘤,吴勇军建议马上停止放疗。如今,米福健康状况良好,顶着一头茂密的头发,对吴勇军赞不绝口。
……
“病理诊断=知识+判断,只有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才能胜任‘医生的医生’这个角色。”医者情怀,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多年病理诊断生涯,让吴勇军既有镜下微观的精细,又有宏观思维的开阔。
2015年12月,全市首个以个体化医学实践为主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市一医院正式运营。随后,在吴勇军的推动下,全省首个“数字远程病理会诊平台”正式成立。利用“互联网+”思维,国内外众多病理专家可以通过平台对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和研究,这让我市及周边的患者即使不出湘潭,也可以得到国际、国内顶级专家的会诊,享受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
“常修为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赤诚情怀廉洁行医,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填抹上坦荡而正直的底色。”这是吴勇军最常说的一句话。小到手术台旁的快速病理报告,大到新发传染病的尸体解剖、肿瘤诊断和医疗事故鉴定,吴勇军把与细胞对话当成工作中最大的乐趣。
“勤奋、敬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与坚守,让吴勇军练就了一双捕捉病魔的“火眼金睛”,也让他收获了业界和同行的肯定。2010年,他成为湖南“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013年成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培养对象;2013年被聘为湘潭市第七届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2014、2015、2016年度医卫组组长;2013年被聘为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担任2014、2015年度湖南省病理高级职称评审组组长。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当医生很累,但吴勇军累并快乐着,内心依旧对病理诊断充满火一般的热情。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