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病理人足迹 1783 评论

▌来源:病理人的足迹

2016年8月20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团一行专程来到新疆,探望两位德高望重的病理学专家——石河子大学胡文浩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陈朝伦教授,他们都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他们也都从事病理工作半个多世纪,把一生奉献给了病理事业,为病理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网络)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卞修武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著名病理学家胡文浩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到访专家于石河子大学合影留念

首先,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孙振柱主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科李锋教授及病理科相关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石河子,探望著名病理学家胡文浩教授。

胡文浩教授,石河子医学院66届医学本科(5年制)毕业生,1961年自上海参加高考被录取于石河子医学院(原新疆军医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五年),1961年9月进疆,1966年毕业后经过文革,发配到基层,在团场劳动锻炼与团部医院当医生,1972年调入石河子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参与教学与外检诊断工作。

寻访团一行人来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刚进入会议室,便看到胡老,她精神饱满,平易近人,热情好客,和到访的专家一一握手。

待大家都入座后,首先李峰教授向胡老简要介绍了此次来访的目的和意义:“今天中国病理人足迹活动寻访团来到石河子医学院,探望胡主任,目的是感恩老一辈病理学家的无私奉献,传承老一辈病理学家的大公精神,让更多的病理人能够了解。”随后卞修武教授讲到:“中国病理走过这么多年,在各位病理专家的开拓、发展和后来人的继承下,走过辉煌的历史,我们病理的现状和未来都是很好的,在丁彦青教授和丁华野教授的倡议下,我们几个病理学术组织发起了《中国病理人足迹》的活动,来回顾病理的发展历史,目前我们已经拜访了很多的老专家,今天也专程来到石河子,探望胡教授,胡教授一九六一年就来到了石河子工作,是我们的老前辈,我们想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解老教授的事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全国的病理同仁,特别是年轻一代,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去振兴病理事业,学习我们病理老前辈的精神。”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访谈中

丁彦青教授对胡老说:“这次《中国病理人足迹》的活动,受到了我们病理界同仁的欢迎,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目前我们访问的最大年龄的是广西的李志尚教授,已经101岁,通过访问,我们也了解到了很多以前我们没有了解到的东西,从拜访的老专家身上,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感动,您六十年代初就到了边陲新疆,那时候的条件肯定是很艰苦,能够扎根这里,并做了很多的工作,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您为病理事业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和感谢。”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为胡老颁发纪念牌

胡老谦和地说:“接受病理人的采访,感到很惭愧,其实我的一生非常平淡,我是1961年从上海来到石河子,那时候还不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叫新疆军区建设兵团医学专科学校,所以我入疆已经55年了,我们是文革以前的最后一届本科生,1972年调到医学院,一直工作到现在。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文革的教训使我们不出头、不冒险,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宁做媳妇不做婆婆,但又不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那种人。我在病理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不求名利,不求地位,任劳任怨,与世无争的做好本职工作。70-80年代新疆与内地院校接触很少,消息闭塞,参考资料也少,以后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的老师自费购入武汉与广州合编的外科病理诊断学,天津医学院出的外科病理诊断等参考书,那时候外检工作量较少,从而使我打下扎实的病理诊断基础。而我对形态学有较深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的老师也是教研室的领导常常把外检诊断工作交给我,我也爱病理诊断工作,虽然我没有脱产学习外语、学习电脑的的机会,但我有两次外校进修学习的机会—79年在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进修一年,83年在上海肿瘤医院病理学习班学习一年。使我在病理诊断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为此我在95年也曾获得“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我擅长病理诊断工作,教研室历任领导也信任我,所以我能在此岗位上一直工作至今。现在我看到教研室年轻老师都具有了高学历,甚至出国学习,学术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也为他们自豪,他们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室也形成一定的规模,我希望他们对新疆的病理工作作出更大的成就。我对病理学老前辈们是仰视、崇敬,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病理工作者,在教研室也只是大集体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不能和老前辈们相提并论。现在新疆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最后我想祝我们新疆的病理也越来越好。”

胡老话音刚落,会议室便响起了掌声,紧接着丁华野颇为感慨:“不为私不为利,踏踏实实干工作,在疆55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去传承。”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寻访团一行与胡老合影留念

在结束之际,胡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希望胡老健康长寿。

著名病理学家陈朝伦教授

2016年8月21日,寻访团一行人来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孙振柱主任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探望著名病理学家陈朝伦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座谈中

陈朝伦教授,1932年10月24日出生,1951年从四川阅中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重庆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合并为四川医学院;1956年9月毕业分配到新疆医学院病理专业从事教学、科研与病理业务;1960年去北京参加苏联专家“矽肺病理”讲习班;1960-1961年参加北京医学院全国病理生理学教师进修班;1961年回新疆医学院从事病理生理学的教学、科研;1965年病理生理学课程被撤销,教研组撤销,便去生理教研组工作(任副主任);1975年回病理教研室,从事活检、尸检及病理教学工作,任教研室副主任;1978年晋升为病理学讲师,筹组附属医院病理科;1981年任病理教研室主任兼医院病理科主任;1984年晋升为病理学副教授;1985年聘为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晋升为病理学教授;1988-1990年被公派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C)医学中心从事肿瘤病理研修,被该校批准为博士后研究员;1990年底回国在新疆医学院担任病理教研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直至2001年正式退休。2003-2008年期间在解放军474医院(空军医院)返聘,从事病理专业工作。

首先卞修武教授向陈老简要介绍了此次来访的目的和意义:“陈老,我们这个活动是中国病理人足迹,由两位丁老师发起,全国病理四大学会组织,采访功勋卓著的病理学家,今天专程来探望您,目的是感恩传承老一辈病理学家的无私奉献,激励年轻一代的病理工作者。”随后丁彦青教授和丁华野教授分别为陈老颁发病理人足迹纪念牌和献花。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为陈老颁发纪念牌及证书

陈老1956年从四川医学院毕业,自愿来新疆工作,被分配到新疆医学院从事病理教学及诊断工作。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不仅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各种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对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有极丰富的知识,并为本地区病理专业的成长发展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毕生心血。

他到新疆医学院时,正值该院正式成立,开始接收第一批学生,一切都从零开始。基础医学的教学由沈阳、山东等地医学院校派来教职工并携带教学设备来承担;附属医院则由上海第一医学院配备医、护、技、医院管理全套人员组建。1957年初开始接收院内外送检的活体及尸检材料,开始正式签发病理诊断报告。1959年初开始教学相关任务,遇到有学习价值的尸检病例,充分准备、做全面病理诊断,并在 “临床病理讨论会”上对病人的生前诊断治疗及死亡原因做最后结论,让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很有收获,并对病理医师的工作十分推崇。期间发现一小儿尸检其心脏有世界罕见的畸形,便写出“先天性左心房隔膜畸形病例报告”的论文,发表在《中华病理学杂志》。

1960年7月陈老赴北京参加“苏联专家关于矽肺病理的短期讲习班”,接着参加为期一年的北京医学院举办的全国病理生理学师资进修班,回校后便从事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工作。同时,在院内开设学术讲座,介绍当时医学方面的新进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除了常规实习课,还将实验动物复制各种疾病,以观察动脉的代偿适应及恢复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观察机体在各种疾病过程和变化的规律。1965年病理生理学的课程被删减、教研组撤销,他便利用政治活动的间隙,在实验室悄悄的进行动物疾病的复制与治疗的多种动物实验。1973年应自治区科委要求对生产的石油蛋白作为动物饲料的人类食品或添加剂毒性进行动物检测,他用实验动物麻醉剂(乌拉坦)在实验小白鼠成功诱发多个肺肿瘤作为被检物致瘤性的阳性对照。

1975年陈老回到病理教研室作为副主任主持工作,重新从事活检、尸检及病理教学(工农兵学员及护士班),1976年十年动乱的文革结束,学校也恢复招收新生。他也参加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同时组织教研室人员对几十年的活检及尸检中的肿瘤(良恶性,性别,年龄等分布)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基本数据。当遇到有特殊活检或尸检时,他都要认真追查弄清楚病变的特点与性质,在尸检一例男童明显成人外生殖器的病例,发现其松果体区及第三脑室侧壁有大片肿瘤性破坏;将曾报告过的几例松果体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这几例均有生殖细胞瘤的不同组织结构,应属生殖细胞瘤而非“松果体瘤”的观点;同时对松果体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写一篇评述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又在两同胞兄妹先后患精神障碍有舞蹈样异常运动的尸检中发现其大脑明显萎缩,皮质下豆状核、尾状核等组织中小型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失,符合Huntington氏病的特点,他便对这两兄妹在内地几处亲属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他们还有位同辈中亲属精神明显异常,其患病率高达50%,是属典型显性遗传病,而提出在中国确实存在Huntington氏病的遗传性家族。

1988-1990年,陈老被自治区以高访学者身份派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研修,主要研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症病人切除的淋巴结内是否存在常规染色不能发现的隐匿性微小癌转移,他将乳腺癌手术被报告无癌转移的切除淋巴结进行深切,用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近30%的病例淋巴结内存在微小癌灶甚至散在癌细胞,并将该结果在北美、欧洲有关学术会议上进行介绍交流。随后,陈老取得了正式博士后研究员身份,继续对肺癌、外阴癌等进行研究,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发现这些肿瘤中有相似的结果。此后他便继续在该校对肿瘤患者淋巴结内免疫“T细胞”的活性与淋巴结转移、临床预后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到1990年底这段时间先后发表了两篇关于乳腺癌、肺癌的“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内隐匿性微小癌转移”的研究论文发表在JNIC及Disease Markers杂志。

1991年陈老学成回国后便在新疆医学院病理科举办免疫组化技术学习班,在医学院及全疆病理专业推广此种对病理诊断有实用价值的新方法。同时对国内的几种癌手术切除淋巴结用同样方法检测隐匿性微小癌转移,连续在《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几篇论文,还在《中华癌症研究》英文版刊出。陈教授在全国肿瘤标志研究学术大会介绍了此项技术,受到同行关注,他还被推选为“肿瘤标志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于免疫试剂的不断开发,新分子标志物不仅可作为病理诊断的手段,还可以研究各种基因表达、细胞内外的活性酶、激素及受体,大大拓宽了病理生物学研究范围。

1996年,陈老应邀去美国参加国际色素细胞研究科学大会,在会上作了“几种癌基因与相关分子在色素痣与恶性黑色素瘤表达的差异”的报告。会议结束,又在UCLA一个实验室学习当时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位-PCR”,他是位孜孜不倦、不断追求新知的人。

他于1994年被中央几个部门共同授予“边远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担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及《新疆医学院学报》等刊物的编委,新疆医学会的常务委员及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自1985年起,陈老主管教研室全面工作,因病理教研室还兼法医教学、医院病理科的业务,为了让这些老师获得全面发展,制定了大轮转制度:安排主要从事病理教学的教师轮流到病理科从事活检工作半年到一年;病理科医师要担任教学工作并参加尸检活动;法医老师也同样担任病理教学和开展活检。他又及时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活检病理诊断图像处理设备,使病理报告更清晰。他担任病理科与教研室负责人期间,鼓励大家扎扎实实大胆工作,任何差错他都为科室同事承担责任。

陈老特别注重新疆各级病理医师的培养。作为新疆最早建立的病理专业单位,除接受全疆各地的病理、法医人员来进修,还不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本专业相关技能。由于新疆地处边陲,各地区经济不发达,从事病理专业的人员奇缺,很多县医院没有病理科和病理专业的人,更有甚者,有些医院领导根本不知道病理科干什么的;有些州、区医院病理室也残缺不全。不少人在基层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个中级职称都得不到,这些人当中主要是无正规学历。陈老担任自治区职称评审病理专业负责人期间据理力争,结合病理专业现状及病理医师在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才将一部分有工作经验且有创造性成果无学历的人晋升为中级、副高甚至正高职称,从各方面稳定新疆病理专业队伍。

1994年陈老申请经费邀请UCLA病理专家来中国讲学,参观访问,在新疆医学院学术厅介绍了前哨淋巴结有无癌转移以决定手术范围,受到临床医师们极大关注;又与本市病理同行座谈并将所带来的病理进行讲解。回美国后他们着手申请经费与中国合作研究某些肿瘤在北美与中国的特点。

陈老对年轻一代医学专业人员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为其创造条件,无论讲理论课还是私下交谈,他都要让年轻一代不要妄自菲薄,要有大志,冲出新疆,跨出国门去闯天下。陈老在80年代中期开始接收第一批病理硕士研究生,到21世纪初病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近达20名,直接指导就有16人,此外还与临床很多科室(包括口腔,神外,普外,胸外,呼吸,消化,五官,妇科等专业)联合培养了30多名硕士研究生。陈老一直支持、鼓励帮助他们去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科技发达地区深造,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不少人经多年打拼已成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骨干和知名专家。他们经常回来继续讲学交流甚至还带来研究课题,共同研究。有的事业有成,被国内作为引进先进科技精英为他们提供资金、设备、创建先进医学检测试剂的研发中心,为国家的医学科技事业贡献才智,也有不少人成为在国家及地区各类专业的顶尖人才。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陈朝伦教授

新疆医学院不仅为地方医疗卫生和人才培养服务,还要义不容辞为驻疆部队贡献力量。陈老曾多次去军医学校,为部队的短期培训班讲课,接受病理技术诊断专业人员进修。近年来为提高部队医院的医疗水平,为他们在新疆医学院培养6名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回去后成为医院的骨干。

陈老几十年一直坚守在医学教育第一线,为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竭尽全力,对新疆病理专业学科的发展建设更是不遗余力,功勋卓著。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新疆站 | 胡文浩、陈朝伦教授

合影留念

在结束之际,陈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希望陈老健康长寿。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