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随诊记录本:病理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利器

许全 华夏病理 1744 评论

▌作者:徐连泉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纪小龙教授曾在《病理诊断与失误》这篇文章中说,任何高明的病理医生都是从切片堆上站起来的,仅靠读书、做试验、写文章、获硕士、博士学位是签发不了病理报告的(对疑难病例),建立随诊记录是最有效的确诊手段,这样做对病理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对此我深有体会,并早在见到纪老师的这篇文章10多年前就建立了疑难病例随诊记录本,及时将遇到的疑难病例记录下来,并将专家会诊及/或随访结果补充完整,没事的时候再翻出来回味,加深印象。

随诊记录本:病理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利器

▲作者的随诊记录本

下面就是我10年前记录的两个病例。

例一:

女,35岁,胸闷、气短并右胸疼20天入院。血白细胞:7.9×109/L;血沉:9mm/h;结核抗体:(-);胸部CT: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肺被压贴近前纵膈,纵膈显著左移。抽取胸水,离心后涂片,HE染色,镜下见大量淋巴细胞、中量团聚或散在的重度核异质细胞,考虑腺癌。

随诊记录本:病理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利器

▲当时的图文报告

报告发出后,患者家属不愿接受现实,借片去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和山东省肿瘤医院会诊,结果与我的诊断完全相同。于是,他们同意在我们医院接受化疗。

然而,就在准备化疗前,患者的一位亲戚来看她,说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在北京的一全国著名医院的病理科工作,还是博士,要带片再去那里会诊。几天后,会诊结果出来了:结核病。

患者家属理所当然地相信北京大医院博士的会诊,遂转德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抗结核病治疗,两个月后拍X光片,胸腔积液竟消失了,仅显示胸膜粘连。

莫非真是北京的医院看对了,而德州和济南的医院看错了?继续随访。

又四个月后,电话联系患者家属,回答患者正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化疗,她已出现腰椎转移,胸腔也有积液,支气管镜检查做病理就是肺癌。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例二:

女,43岁,发现颈前肿块半年,逐渐增大,临床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收入院。术中见右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边界清,血运丰富。大体:“右”甲状腺一叶,10.0×8.0×6.0cm大小,表面结节状,部分突破被膜成蕈伞样,切面灰白色,鱼肉样。镜下见瘤细胞多灶性,呈小滤泡样、实性巢索、小梁状排列,浸润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部分有毛玻璃样,但未见明显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更未查见包膜或血管浸润。

随诊记录本:病理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利器

▲切片

如何诊断?我认为是广泛浸润型甲状腺滤泡癌,我科别的医生认为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片子拿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多数医生认为是癌,少数医生认为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拿到天津的一家著名医院,请一位著名专家会诊,结果是:(右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建议随查。

于是,隔断时间我就与患者家属联系一次。半年多的时候,患者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她入德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6/13个淋巴结有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原为甲状腺癌的诊断得到证实。

在日常工作中,不时会有患者家属出于种种原因,在我们发出病理报告后会借患者的片子去别的医院会诊,有的会诊结果和我们一样,有的则不一样。当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往往相信更高级别的医院,尤其是有博士、专家头衔的会诊结果。但是,高级医院的会诊结果有时候并不一定正确,马失前蹄的情况并不鲜见,此时唯有随访才能明确诊断,并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也才能为我们洗刷清白。另外,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科内医生诊断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请上级医院的专家会诊,也不一定能明确诊断,此时同样唯有随访才能得到最终的诊断。(想要阅读作者的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许全的华夏病理网博客)


作者简介:徐连泉,男,50岁,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爱好文学,擅写时事评论及医学科普性文章,作品散见于《中国社区医师》、《健康山东》、《山东卫生计生》、《家庭健康》、《当代小说》、《鲁北文学》及健康报、健康时报、医师报、齐鲁晚报、德州晚报、德州日报等20余种杂志、报纸,并多次在征文中获奖。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