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二届医生集团大会说:医生多点执业不带多点,而互联网+医生团队现实影响在医生价值的回归。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互联网能为医生多点执业做些什么呢?一个事实:不管互联网医疗做什么,都离不开医生。三医联动,以医疗为核心,医保、医药都是围绕医疗转,同时又逆向地影响着医生的医疗行为。政策决定医生的行为,而医生的行为又影响着民众的健康和政府的主张,所以医改的核心就是医生。李斌主任在今年两会提出,“互联网+”提升医疗水平,其实,这说的就是医生。我们从中也领悟到,医改需要各方联动,而联动的工具就是互联网。
如今,“互联网+”进入健康医疗领域,炒作的概念非常多。有的平台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因而提出要改变现状的格局;有的医生干脆自己行动,把医生群体集合起来,由医生集团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出售”服务;还有的主攻医院管理……无论结果如何,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关键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数据互联互通,而不是传统的市场瓜分、建立“集团军”市场割据。目前,要使数据互通,使“互联网+医疗”落到实处,瓶颈则在于政策的松紧度。
我们也要注意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供给侧改革。在过去7年的医疗改革中,许多政策更多的是从刺激需求出发。这是从纯经济的角度,以投入“拉动”医疗内需的改革方式。虽然在新医改的7年里,医院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行业的产值突飞猛进,可惜,这不应该是医改的目的,也不是好现象!医学的目的是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不是建设医院,甚或疯狂扩张。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基本医疗还是高端医疗,用“拉动内需”来实现医疗改革的目标是片面的、不恰当的。最近,中国社科院做出的一个报告提出,改革的任务没有完成的表现就是病人越来越多,医疗总费用越来越高,政府的投入和老百姓的花费都增长。其实,政策导向应该是解决预防的问题,但是预防和治疗是一对矛盾。预防做得好了,就不可能拉动医疗的内需。
从其结果看,“互联网+”更多地应该运用在疾病预防与基本医疗上。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能“拉动内需”的,互联网知识建立一个患者于医生的互动平台,这种互动,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或者健康知识,更容易就诊就医,同时,它可以使很多技术容易获得,很多就医流程简单化,使患者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医生,使医生找到更合适的病人,形成互联网式的预防、医疗、康复、养老新生态。而供给侧的医疗改革无疑是在生产方式、生产力解放和效率上发挥作用,把禁锢在公立医院或大医院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使医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寻找适应自己发挥和发展的平台。只有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解放了,不是依医院等级,而是借助互联网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流动,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互联网+健康医疗”是医护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恰当的模式。医生的流动是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医生价值难以体现的最好形式。
供给侧的变革不仅涉及公立医疗机构,还必须考虑民营医疗机构。因为即使现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同在一个刺激需求、过度医疗的市场上竞争,但是当理顺之后,二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医生团队”或者说“医生工作室”、“医生集团”都应该成为民营医疗机构的主力军,也是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水平最快捷的方式,当然,更是支付制度改革的一个起点。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解放。
如果要全面施行当前医改主推的分级诊疗,则需要两把钥匙——人事制度改革和支付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医生团队的出现可能会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是推动行业进化的一只鲶鱼。用李克强总理和李斌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倒逼各项制度的改革。
另一方面,要真正实现医改目标,“三医”的重点在于“联动”。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联动呢?除了政策基础外,“互联网+”也可以在其中大有作为。对于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来说,互联网是个纲,纲举目张,一网打尽几乎所有的基本任务。。
对于健康医疗行业,医生团队和“互联网+”都是新兴事物,但也不只是高端医疗的服务形式,关键在于把医生、患者、机构这三大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相互之间的内应力,从而在推动健康医疗新常态的“流程改造”上发力。
(来源:波子哥-廖新波的博客)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