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一种以前按癌症对待的甲状腺肿瘤,现在被一个国际团队证明实际并不是癌,改名了。“不只是甲状腺肿瘤有这样的观点,很多肿瘤其实都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西京的王教授说。随后,他给大家上传了柳叶刀杂志2014年的一篇文章和一份相关课件。
文章从2012年美国癌症学会的一次会议说起,指出: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在增高;一旦这些病变经病理诊断为癌,就有可能以“癌”的标准进行处理和治疗;同时,既往对于许多疾病的良性与恶性、癌与非癌的两级划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却常造成实际上的过度处理、过分担忧、过多负担。因而,王教授通过课件传达道:要认识到两级分类的弊端,采用IDLE等新概念;采取观察机制,综合肿瘤各方面信息准确预测;用危险度的方法来评估肿瘤;采取预防肿瘤进展的新措施。
这使我不由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篇短文:《坏人》。“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那么,他为什么要说这番话呢?以他“九十年的观察”,佛学家的身份,还称之为“真理”?套用这个句式:“疾病中确实是存在癌的”,仔细琢磨,就延伸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经过极严苛的眼光的检验,极长时间限度的观察,仍是癌的,那它才“是”癌无疑,否则便不能轻易下这个结论。并且,“坏人是改不好的。”如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的“坏人”,或“损人不利己”的不知道“变”的坏人。这类人,这类癌,才是适用一切对付“恶”的态度、手段、方法的“appropriate”的人、的病变。
反之,许多以前在显微镜下被冠以“癌”而未做处理的疾病,经过多年随访,并未有破坏性行为,也没有进展,那它就本来够不上癌,或者仅具有某些方面恶劣的特性,却在发展的过程中弃恶从善了,我们就不能再草率地以一孔之见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要为以前的错判昭雪平反了。毕竟,惩治恶者的财力、物力、人力是有限的,顾此必将导致失彼,真正的恶者受不到应有的惩罚,良者也不能从中获益,甚至反受其害,无论怎么讲,终归不是好事。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