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
白血病精准医疗再进一步
中外科学家合作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基因组学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全方位解析了该病的分子发病机理,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新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E生物医...
-
-
液态活检,“检”的是什么
液态活检是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仪来检测漂浮在血液中小DNA碎片。这些碎片可能来自死亡的细胞,只要血液中存在“外来”DNA,如来自胎盘、肿瘤或者移植器官等的DNA碎片,都能...
-
网络教学新篇章: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老师十月共同作客华夏讲堂
金秋送爽,伴随着秋天的硕果累累,华夏病理学网的教学频道在这个金色的十月也有了新的收获。201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的专家们在这桂花飘香的季节也给我们华夏的网友带来了全新的听觉盛宴。叶庆博士关于非小细胞肺癌...
-
-
85后医生发现大肠癌细胞“帮凶”
大肠癌细胞用药后无法“全军歼灭”的重要原因终于找出来了。近日,中山六院的医生发现了大肠癌细胞的“帮凶”,即一种名为“csn6”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85...
-
-
感谢豪洛捷为华夏病理十周年活动赠书
感谢豪洛捷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为中国医促会病理学分会常委会议及华夏病理十周年活动赠书10本。此次赠书作为对华夏病理学网网友的奖励,衷心感谢豪洛捷对病理学发展的...
-
-
全国七成地市试点分级诊疗 鼓励绩效工资改革
南都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昨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会议明确,今年要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
-
-
首医副校长王松灵:人才培养应纳入医改顶层设计
王松灵昨天下午的政协小组讨论间隙,29名教育界别的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今年的提案上签名。什么样的提案能得到这么多委员的支持?在接受京华时报...
-
-
合成端粒酶主要蛋白结构被揭开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化学家近日绘制出合成端粒酶(核糖体蛋白酶)的主要蛋白质及RNA(核糖核酸)的结构,从而揭示了这种对于医治癌症与衰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酶...科技日报 2012-07-31 533
-
-
理一理“黏膜慢性炎”的乱麻(一)
作为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消化管内会有炎症细胞成分,这一点大家并不陌生,具体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不过,病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
-
-
华夏病理网建站九周年大事记
01、2014-10-17西京医院病理科成立6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专题推出。02、2014-10-22语音团队精简并试运行。03、2014-10-24第三批华夏网络病理学院《宫颈细胞学课程...
-
-
从一个颠覆三观却又无比讲理的病例说开去
病理医师,可谓疾病诊断中的终审法官。所谓终审法官,并不是传说中医生的医生-一言堂;病理诊断也不是盲目的金标准,而是要综合所有可用信息、做出最为靠谱的终审意见。近...
-
-
安徽郎溪县中医院邀请病理专家开展教学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病理学诊断和临床诊治的整体水平,2017年1月11日下午,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医务科组织开展了病理穿刺知识和技术培训讲座活动。此次讲座邀请了杭州粉蓝医学检验...
-
-
阜阳市召开全市区域性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建设项目对接会
10月18日下午,阜阳市区域性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建设项目对接会议在市人民医院南区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主任、信息办主任胡允凯主持。安医大病理教研室主...
-
-
生命抢救第一线:好医生韦显镇涉洪水取救命血
▲县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为患者输上血,正在监测生命体征。患者急需输血,遭遇暴雨天气,宣城送血车路途中遭洪水拦截。县中医院120急救车呼啸迎送血车来,医务人员韦...
-
-
肿瘤专家王宁:对待癌症要有理念上的改变
日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北京市癌症数据播报》显示,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4.13万人,平均每天新增113人。自2007年起,癌症一直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首位,平均...
-
-
子宫内膜黏液性增生病变概述(二)
黏液化生以往,子宫内膜的黏液化生是指“正常”子宫内膜上皮向形态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都类似良性宫颈管上皮的转换。不过,良性子宫内膜的某些罕见改变也属于这一范畴,...
-
-
为医学迈入精准时代安上精准导航仪: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视频请在电脑上观看,APP上无法观看当今,肿瘤诊治已迈入个体化及精准医学的时代,从“一刀切”向“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地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发展...
-
-
廖新波 | 医院该不该设安检
▌来源:波子哥-廖新波的博客最近,有医院实行了“先安检,后看病”的举措,短短3天就查获各类刀具30多把。这确实让人唏嘘不已!医院设安检,我认为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
-
小RNA可变疤痕组织为心肌细胞
美国科学家不借助干细胞移植过程,而使用名为微核糖核酸(microRNA)的分子,在实验室器皿中首次将实验鼠心脏病发作后留下的疤痕组织变成心肌细胞。最新研究一旦在人类身上试验成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出新的心脏衰竭疗法。 为了开...电子资讯 2012-05-16 526
-
-
多中心Castleman病的前世今生(一)
术业有专攻,尤其医学的专科,可能很多问题不是普通字面意义那么简单。比如,“多中心Castleman病”,并非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多个病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血液病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