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
非特指型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定义】非特指型EBV阳性DLBCL是EBV阳性的克隆性B细胞淋巴瘤。不包括淋巴瘤样肉芽肿、有急性或近期EBV感染迹象的病例、EBV阳性的其他明确的淋巴瘤(如浆母细胞淋巴瘤、与慢...
-
-
医学生对病理标本的脑洞
来源:汕大医招生第一次看病理标本时的脑洞还记得疯狂动物城里面的树懒“闪电”吗?事实上,在病理标本界,也有这么一位树懒。瞧,这位“树懒”阑尾身披黑白相间的游泳衣,...
-
-
访宫颈癌疫苗专家乔友林:男性也需要打吗
▌来源:科学网导读:7月18日,英国最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预防女性宫颈癌的疫苗CervarixTM希瑞适获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上市许可,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预防宫...
-
-
华夏病理APP iOS 1.6上线
更新内容:1、“博客园”增加博主列表;2、点击评论中用户头像或者博客用户头像进入用户个人空间;3、已知bug修复。下载方式:1、苹果应用商店搜索“华夏病理”下载安装;2...
-
-
淋巴造血肿瘤WHO分类第5版:淋巴肿瘤(2)B续2
2.2.8 伯基特淋巴瘤:EBV有重要意义在WHO-HAEM5中,伯基特淋巴瘤(BL)的定义基本上没有改变,为一种侵袭性成熟B细胞肿瘤,由中等大小的细胞组成,呈生发中心B细胞表型(CD...
-
-
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难点及阴道镜中ECC的 应用价值
小结:HSIL 中P16应用:以形态为基础ECC:在小于35岁妇女中有待进一步考证其必要性在宫颈癌筛查中:对于35岁及以上的女性,如果阴道镜正常但是细胞学HSIL,应该进行ECC在阴...
-
-
慢性胰腺炎组织病理学最新国际共识编译(二)
慢性胰腺炎组织病理学最新国际共识编译(一)4、组织病理医师该如何评估慢性胰腺炎的程度?共识4.1. 目前对于慢性胰腺炎病变程度的评估来说,还没有广为接受的、可重复的组...
-
-
病理诊断处处坑-地诺单抗治疗后的骨巨细胞瘤形态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约占骨原发肿瘤的4-10%,临床常见于20-50岁患者长骨末端。生物学行为方面大部分为良性,但也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的相关病例。...
-
-
中美独立病理中心PK!为何美国能占医学检验市场超35%,中国却不足5%?
不久前,国家卫计委批准了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消息,包括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似乎为中国的病理现状注入了“...
-
教学频道整体改版及网络讲堂新版启用切换
网站的教学频道今日整体改版,改版后的教学频道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网络讲堂,将启用新版网络教室。新版网络教室使用直接的web登录方式,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且支持MAC、Windows及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大部分主流浏览器...
-
推出六周年庆典活动专题,管理小组以及时间安排(及时更新中)
六周年庆典活动专题:http://community.ipathology.cn/article/14117.html筹办时间:8月1日----10月1日活动时间:10月1日----12月30日公布获奖名单时间:12月30日庆典活动总负责:土豆2008庆典活动征文负责:巴山夜雨涨秋池、水若寒新请...
-
-
临床病理挑战:全身播散性丘疹
病例介绍患者为 30 余岁女性,因全身泛发丘疹 15 年就诊。丘疹初发于左上肢,1 年内逐渐发展至躯干、下肢、颈部和面部,对称分布,无症状。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史。查体可...
-
-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病例汇报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病例汇报患者,女,59岁,因“胸痛9+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尖病变,考虑感染性病变(肺结核),肿瘤性病变待排(图1...
-
-
WHO CNS 5th(2021)室管膜肿瘤(一)
室管膜肿瘤:引言目前,室管膜肿瘤应尽可能地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子学和解剖部位的综合特征进行分类。DNA甲基化分析可以区分神经轴不同水平的室管膜肿瘤类型,按照CNS三个主...
-
-
年轻人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术语】缩写词:年轻人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性肿瘤(Polymorphous Low-Grade Neuroepithelial Tumor of the Young,PLNTY)。定义:低级别神经上皮性肿瘤,含有少突胶质...
-
-
优化宫颈癌病理诊断,让高级别病变不再“隐形”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第一位1 ,且呈年轻化趋势2 。日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病理科赵鹏教授、徐海沧医生,青...
-
-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 沉痛悼念刘彤华院士
2018年7月8日上午,一代病理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刘彤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9岁。沉痛悼念刘彤华院士,愿她一路走好。刘彤华教授是...
-
-
读文献,学病理-Kimura病
病理学习过程中,从具体病例入手是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对于罕见病而言,结合病例的分析对于了解相关知识很有帮助。近日,《Head Neck Pathol》杂志刊发了一例Kimura的病...
-
-
2019乳腺癌进展年度回顾:HR+/HER2-乳腺癌篇
岁末之际,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懿医生、王碧芸教授和胡夕春教授为大家盘点了今年乳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我们将分为HR+/HER2-乳腺癌、HER2+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三...


数据加载中